煙草:最“囂張”的致癌“推手”好医师网24小时在线答疑
11月16日,來自在京召開的“第六屆中國肺癌南北高峰論壇”上的消息稱,預計到2025年,我國肺癌病人將達到100萬,成為世界第一肺癌大國。而目前肺癌已代替肝癌成為我國首位惡性腫瘤死亡原因,佔全部惡性腫瘤死亡的22.7%。且發病率和死亡率仍在繼續迅速上升。
每年的11月是全球肺癌關注月。每年,全世界有超過130萬人被確診患有肺癌,我國每年有60萬人死於肺癌。11月17日是“國際肺癌日”,在“關注肺癌 遠離煙草”2013年肺癌關注月宣傳活動福州啟動儀式上,國家中西醫結合腫瘤重點學科、南京軍區福州總院腫瘤科歐陽學農主任醫師提出“圍、堵、殲”三字訣的防抗肺癌新理念。
——— 建立“圍”的意識 ———
架起低劑量CT“掃射”
肺癌發病率第一,死亡率也第一,已經成為“殺傷力最大的腫瘤”,這主要緣于肺癌通常很難早期被發現。約有三分之一的早期肺癌沒有症狀,還有一部分病人儘管有輕微的早期症狀,但未重視或被誤診,如同“放虎歸山”,而延誤了病情。
歐陽學農表示,防癌,首先要有“圍”的意識,定期全面體檢,使之無以逃循。只有早期發現,才能無漏網之“癌”逃遁。對於肺癌高發地區、或有肺癌家族史的吸煙者,建議做低劑量螺旋CT篩查,在發達國家已經實行低劑量螺旋CT普查。
肺癌又稱原發性支氣管肺癌,是生長在支氣管粘膜或肺泡上的惡性腫瘤。肺癌惡性程度高,預後差,約80%的病人在診斷明確後一年內死亡。肺癌患者總的5年生存率只有5%—10%。一旦出現明顯的刺激性咳嗽、痰中帶血或咳血、胸痛、氣短等症狀到醫院就診時,往往已屬中晚期。如果能夠早期發現並及時診治,可使其5年生存率提高到80% 。
歐陽學農説,咳嗽是肺癌病人的第一大常見症狀。而長期吸煙者也會引起咳嗽,因此不少煙民以為咳嗽只是平常現象,以致延誤病情。所以,吸煙者出現咳嗽習慣的改變,刺激性咳嗽,咳嗽時經常痰中有血絲,經常出現聲音嘶啞者;在肺的同一部位反覆發生炎症,或經積極的抗炎治療,效果不佳者;肺的某段或葉有炎症浸潤,好医师网,局部肺氣腫或肺不張者,除要做CT檢查外,還要及早做支氣管鏡檢查尤其是自發熒光支氣管鏡檢查。
有80%的肺癌是從支氣管腔內長出的,氣管鏡是唯一可以直觀觀察氣管壁黏膜的檢查方法。但即使是經驗豐富的內鏡醫師,通過普通氣管鏡也僅能發現不足30% 的氣管內早期原位癌。而自發熒光支氣管鏡是利用細胞自發性熒光和電腦圖像分析技術開發的一種內鏡,從而提高了腫瘤性病變的識別能力。
——— 從“堵”字入手 ———
阻斷最“囂張”的因素
在肺癌所有誘因中,煙草被認為是最“囂張”的因素。在患肺癌死亡的患者中,八成以上與吸煙(包括被動吸煙)因素有關。因此,預防肺癌就要從“堵”字入手,“堵”住必爭之地,將煙草與健康阻斷分隔,從根源上減少肺污染和臟器消耗。
歐陽學農介紹,從肺癌發病的情況來看,開始吸煙的年齡越小,煙齡越長,每天吸煙的數量越大,患肺癌的風險就越高。如果平時有抽煙的習慣,生活上又沒有規律、過度疲勞,那麼患上肺癌的危險就越高了。近年來,一些煙草商開發出了大量“女式香煙”,誘導一批女性誤入“歧途”。還有的吸煙者開始選擇那些所謂尼古丁含量少的煙,覺得“多抽幾根沒關係”,其實最終結果是一樣的。
煙草燃燒後産生的氣體混合物稱為煙草煙霧。吸煙者除了自己吸入煙草煙霧外,還會將煙霧向空氣中播散,形成二手煙。吸入或接觸二手煙稱為二手煙暴露。有充分的證據説明二手煙暴露可以導致肺癌、煙味反感、鼻部刺激症狀和冠心病。在室內環境中,無論是加裝排風扇、空調還是其他裝置,都無法避免非吸煙者遭受二手煙危害。
另外,大氣污染,室內裝修帶來的甲醛污染、氡污染,特殊的職業暴露(比如一些長期接觸化學物質的工人、長期在馬路上執勤的交警等)以及肺部慢性炎症(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等)的長期刺激、既往家族腫瘤史等,也是引發肺癌的高危因素。
“預防勝於治療。”歐陽學農一再強調。對於肺癌的預防來講,西醫上講的改善內環境和中醫談的擺脫亞健康狀態,其實是大同小異的。患者主要不是靠醫生的診治、藥物的療效,關鍵是及時治療慢性病變,改變不良生活習慣,主動自覺地去預防並進行自身生活規律的調節。
——— 治療要速戰速“殲” ———
微創手術PK早期肺癌
“任何一個疾病都不能同和死亡劃等號,肺癌也是一樣。”歐陽學農指出,如果肺癌病灶直徑小于3釐米、並且沒有外侵,沒有肺門和縱隔淋巴結轉移,在目前的醫療水準下,可以考慮應用“殲”字訣,速戰速決,速殲速回,採用微創外科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手段,徹底切除原發腫瘤病灶,盡可能保留健康的肺組織。早期肺
癌的5年生存、10年生存患者都是很多的,有可能做到控制病情。
臨床上,如果是中期病人,医生在线答疑,可以通過手術、放療、化療等手段,來延長病人的生命,並術後採取放化療、中醫藥等治療等手段以防止復發,爭取能夠獲得長期生存機會。針對那些病人一發現就出現顱腦轉移、骨轉移、出現全身多處轉移的晚期病人,也可以通過各種治療手段減輕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
近年來,肺癌治療無論在手術、放療、藥物治療上都有很多很長足的進步,但手術治療仍是最有效治療肺癌的方法。目前,對於一些早期患者和不能耐受傳統方式手術的患者,可以應用電視胸腔鏡輔助小切口技術治療肺癌,只需要幾個圓珠筆大小的切口就可以完成整個肺癌切除。較傳統的30cm開胸手術,創傷明顯減小,患者術後恢復快,生活品質高,肺部並發癥少。
新輔助化療是指在進行外科手術或者在放療前所進行的化療,也是治療肺癌的一個很好的手段,可以提高手術切除率,控制尚未被發現的轉移病灶,並且手術以前就可以預知化療的敏感性。此外,隨著對腫瘤生物學認識的逐步加深,分子靶向治療藥物已成為全球非小細胞肺癌治療領域的亮點,具有高效低毒的特點,特羅凱、易瑞沙、愛必妥、貝伐單抗等非小細胞肺癌治療的靶向藥物已經較廣泛應用於臨床。
新聞背景
吸煙可導致13種癌症
北京協和醫學院腫瘤醫院院士孫燕稱,近年來我國各類腫瘤的發病和死亡出現顯著上升的趨勢,目前男性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腫瘤為肺癌,女性則為乳腺癌和肺癌。與環境、生活方式有關的肺癌、肝癌、結直腸癌、乳腺癌死亡率上升趨勢更加明顯,其中肺癌和乳腺癌上升幅度最大,過去30年分別上升了465%和96%。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