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里流淌着生命的热度好医师网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美)威尔·施瓦尔贝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3年8月
□书评人 严杰夫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是这样一本书,它记录了一场发生在母子二人间的“读书会”。作者即故事的主人公施瓦贝尔是出版公司的总编辑,他母亲则曾是哈佛招生办的负责人,且长期从事国际公益事业。有一天,母亲不幸被查出罹患胰腺癌。此后,医生在线答疑,在作者每次陪同母亲去医院治疗检查时,母子二人便会借机讨论一本书籍。慢慢地,在母子之间便形成了一场“二人读书会”。
母亲一生坚信基督教,因此在读书会中,信仰成为最核心的阅读主题。有趣的是,相较于母亲和哥哥的笃信,施瓦贝尔一直都对信仰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显然,对于这个基督教家庭来说,施瓦贝尔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叛逆者。为了让叛逆的小儿子能成为“回到羊群的羊”,母亲可谓是费尽心机。她制订计划来“威逼利诱”施瓦贝尔参加教会,希望他能熟悉教会生活,最终接受信仰。然而,直到成年,施瓦贝尔还是认为“宗教无论在当时或之后都不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在查出癌症以后,母亲就更急切地期望施瓦贝尔能够走上信仰的道路,“她的信仰给予她无穷的愉悦和安慰,这也是她希望我能从中得到的。”于是,母亲开始将读书会导向那些以基督信仰为主题的书,玛丽莲·鲁滨逊的《吉利德》就是其中的一本。这部小说实际上是一位牧师在不久于人世时写给他七岁儿子的信。它描述了一个基督徒如何生活在充满不公和种族歧视的美国,并借此阐释了什么是慈悲、信仰和幸福生活。对于这样一本“主题正确、文字优美”的作品,母亲极力希望儿子能够拿起来读一读。
一开始,施瓦贝尔可能是出于对基督教本能的反感,医生在线答疑,很难进入到故事中。但在尝试了六七次后,施瓦贝尔如母亲所预料的真正喜欢上了这本书。他体会到了母亲所说的这本书的优美如“唱诗班的音乐”,以及和教堂礼拜契合的节奏,最重要的是,玛丽莲·鲁滨逊那“无所不言”的描写方式,十分符合施瓦贝尔的胃口。
遗憾的是,施瓦贝尔接受并喜爱上了《吉利德》,却还是没能接受母亲递过来的“信仰礼物”。饶是如此,我们还是能明白,借着交流阅读感受,母亲最后一定坦然接受了儿子对待信仰的态度。
这对母子借着书籍所进行的动人交流,在《生命最后的读书会》里俯拾皆是。就这样,借着作者的笔端,这场“生命的读书会”从一场私人的“二人读书会”,变为了一场面向所有读者的“公共读书会”。施瓦贝尔不仅成功展现了母亲所拥有的坚定、智慧以及无限的温柔,而且令读者真切地感受到阅读中所蕴藏的力量:它如此微妙而神奇地改变着我们对待亲人的方式和看法,它不一定会完全抹平彼此的分歧,却无疑是浓稠了互相的理解和爱。在那些作品中,无一不在流淌着生命的热度。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上一篇:读书也是一种人文关怀好医师网
- :下一篇:体检是早期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的重要途径最好的在线医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