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要闻】2014年三门峡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1%
关注三门峡日报微信
昨日,记者从三门峡市统计局获悉,我市加快转型发展步伐,更加注重经济质量与效益的提升,国民经济呈现出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据初步核算,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240.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7和0.2个百分点,增速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居第10位。
2014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三门峡市坚持“求转、求进、求实”,持续把“四大一高”战略作为引领转型发展的关键举措,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子。充分发挥大通关功能,完善提高大交通体系,积极创新大商贸业态,培育叫响大旅游品牌,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发展举措涵盖了外贸口岸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商贸中心建设、旅游目的地建设、高新产业基地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促进了消费、投资、出口三大要素活力迸发,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实现了产业结构、经济结构、投资结构、城乡结构、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门峡市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经济发展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持续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打造三门峡经济“升级版”。2014年,全市实施亿元以上工业转型升级项目98个,形成了建成一批、在建一批、准备一批的大项目建设良性循环,经济转型后劲不断增强,势能不断蓄积。始终把“一高两化”作为强市之本、富民之要、动力之源,加快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9%,高于全国8.7个百分点,企业院士工作站数量位居全省第一,从事高新技术领域生产的企业达136家,初步实现了资源型产业由“傻、大、笨、粗”向“高、精、特、优”的转变,企业产品由“三门峡制造”向“三门峡创造”的转变,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经济发展步入了新常态。(记者 柴锦玉)
【微信热线】关注春运临客 出行更加方便
● 关注春运临客 出行更加方便
为期40天的铁路春运今日拉开帷幕。今年春运期间(2月4日至3月15日),三门峡火车站新增15趟临客,为广大市民和旅客提供了更多的票源,大家可予以关注。另外,购票时如果遇到“硬卧代硬座”的车票属正常,市民可放心购买。
“最近急着买回家的火车票,登录‘12306’网站一看,2月10日以后的一段时间,K5346次列车到洛阳有几百张余票,真是太给力了!”日前,老家在洛阳、目前在三门峡市区上班的李明强惊喜地说。据了解,K5346次列车便是春运期间三门峡火车站新增的15趟临客之一。
三门峡火车站工作人员介绍,新增的15趟列车中,13趟是过路列车,始发站有重庆、成都、乌鲁木齐、西安等城市,其中K5350次列车始发站是灵宝;K5346次、K5356次两趟列车的始发站则是三门峡火车站,终点站分别是郑州和洛阳。“一般来说,如果三门峡是始发站,票的数量会相对多一些。”这位工作人员说,需要购票的市民,可以关注一下临客,说不定可以买到合适的车票。
近日,一些读者先后致电本报,反映自己通过“12306”网站购票时,买到了一种名为“硬卧代硬座”的车票。“这种车票和普通的硬座、硬卧车票有什么不同呢?”很多读者询问。对此,三门峡火车站一名张姓负责人说,“硬卧代硬座”车票一般出现在春运期间,其所在车厢是将硬卧车厢的下铺当成硬座座位,中上铺用来放置行李,它和硬座票、硬卧票都是一种正常的车票类型,市民和旅客可放心购买。(记者 徐小龙)
● 临近春节 汽车租赁“一车难求”
临近春节,三门峡市汽车租赁行业的生意日渐火爆,一些汽车租赁公司甚至出现了“一车难求”现象。多家汽车租赁公司表示,尚未租到汽车的市民可多与租赁公司联系,说不定就会有余车。
2月2日,三门峡市民王鹏飞告诉记者,他准备租一辆空间大一点的车,春节期间和家人自驾车出游,“可是离过年还有十几天呢,租赁公司就告诉我已经没有余车了”。
记者随后分别致电市区几家较大的汽车租赁公司了解到,“一车难求”“剩余可选车型少”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一家汽车租赁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公司一共有40多辆不同车型的车,但截至1月29日基本上就租完了,“这几天,剩余的几辆车也被预订了出去”。
另一家汽车租赁公司的工作人员说:“还剩两辆车没有出租,但排量都比较大,日租金在180元至200元之间,相对经济实惠的车型已经租完了。”
采访中,医生在线答疑,多家汽车租赁公司表示,想要租车的市民可以在近日继续关注租赁公司余车情况,因为会有一小部分车提前完成租赁计划回到公司,他们同时提醒欲租车的市民要提前准备好驾照、身份证的复印件等。(记者 徐小龙)
今日立春:准备好迎接春天吧!
今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标志着春天正式到来。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那么立春过后未来几天三门峡市区天气如何?立春的意义和影响有哪些?市民又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