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经“转化性治疗”可获根治性切除最好的在线医师网站
人民网上海6月15日电 (记者王有佳)结直肠癌(又称“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上海等大中城市已成为消化道第一位的恶性肿瘤,结直肠癌肝转移也是结直肠癌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由于未经治疗的肝转移灶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6.9个月,无法切除患者的5年生存率接近0%,而肝转移灶能根治性切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35个月,5年生存率可达30%~50%,因此,结直肠癌及其肝转移的诊断、手术和综合治疗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
为促进该领域的国内外交流,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复旦大学普通外科研究所、复旦大学大肠癌诊疗中心、上海普外科协会结直肠肛门病学组、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国癌症杂志和中国临床医学杂志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上海国际大肠癌高峰论坛今天举行,与会代表超过600人。
数据显示,上海结直肠癌发病率由上世纪70年代初的12/10万增长到目前的56/10万,增速约为每年4.2%,远超2%的国际水平。据中华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兼外科学组组长、上海外科学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秦新裕教授介绍,在过去20年里,我国结直肠癌流行病学趋势正在发生变化并呈现新的特点:结直肠癌由低发趋向于高发,近年来发病和病死的绝对数已超过美国;结肠癌发病率上升趋势较直肠癌更为明显;低位直肠癌所占比例高,早期结直肠癌所占比例低;年轻人比例高,直肠癌平均发病年龄趋同于发达国家水平。此外,大多数患者诊断时多为晚期。约有15%~25%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即合并有肝转移,而另15%~25%的患者在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其中绝大多数(80%~90%)的肝转移灶无法获得根治性切除。
秦新裕介绍,从近年来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及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指南的变迁可以看到结直肠癌进入了个体化治疗的时代。其中多学科诊疗团队模式(MDT)、预防肝转移、扩大肝转移切除适应症、不可切除肝转移转化性治疗等手段提高了肝转移的疗效,成了改善大肠癌预后的关键因素。为此,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秦新裕教授和许剑民教授领衔的医疗团队,好医师网,从手术治疗创新、综合治疗的规范以及预防肝转移等多方面入手,开展了系列研究。历经10年攻关,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据悉目前中山医院大肠癌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已达到欧洲标准,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
该院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MDT)是目前国际上最新的治疗模式,医院综合评估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的介入治疗、全身化疗或靶向治疗。据悉,经MDT诊疗的患者,有12.7%在综合治疗后获得了由原先不可切除转化为肝转移灶可根治性切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另有46%的患者“带瘤生存”,好医师网,病期稳定。该模式已向全国推广,推广应用的单位共施行肝转移灶切除近万例,使肝转移灶切除成为了延长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
为预防结直肠癌肝转移,中山医院在国际上首创对III期大肠癌患者,于术前7天采用联合“奥沙利铂+FUDR+MMC”对肿瘤区域动脉和肝动脉进行序贯化疗,在不增加并发症的前提下,有效降低55%术后肝转移的风险。目前,医院共计为近千例大肠癌患者行术前介入化疗,这些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也由57%提高至81%。
手术是治疗癌症的最有效手段,但仅10-15%的初诊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符合手术指征。针对这一现状,中山医院在国内最早开展肝转移灶切除的基础上,打破既往手术限制,扩大手术适应症。目前,患者经术前充分评估后,正常肝脏延时性肝转移切除后的残肝维持在30%以上或同时性肝转移术后残肝维持在50%以上即可以行手术切除。由此,一大批原先失去手术机会的病人,重获新生。2000年至2010年共实施结直肠癌肝转移灶切除530例,切除率从19.2%提高到35.1%,术后5年生存率达47%。
大肠癌肝转移患者“是否同时切除原发灶和肝转移灶”,一直是国内外医学界的争论焦点。多年前,中山医院即在国内率先尝试同步切除手术。经过多年对“同步手术组”和“不同步手术组”患者的随访和统计分析,证明同步切除在保证手术治疗效果的同时,治疗费用下降1/3,使患者避免两次手术的打击。
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最主要的靶器官,结直肠癌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如何通过将原本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灶进行“转化性治疗”后,使其可以根治性切除,是改善患者预后生存的关键点。为此,中山医院研究团队采用标准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明显提高了肝转移灶转化切除率并延长长期生存,是全球第一个联合化疗和西妥昔单抗提高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随机前瞻性的研究。针对绝大部分(占70%-80%)最初不可切除的肝转移患者,该项研究人群包括138位患者,其中70位被随机分配到标准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组,68位分配到标准化疗组。使用标准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后,肝转移灶的R0切除率明显优于单纯化疗组,R0切除率从15.5%提升至33.9%。客观反应率、3年总体生存率、中位总体生存时间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也显著优于单纯化疗组的患者,其中客观反应率从33.3%提高至66.1%,三年总生存率从20%提高至43%,中位生存时间从21.0月延长至30.9月,中位无病进展期从5.8月延长至10.2月。
会议期间,8位国外顶级专家就目前世界上最新的关于结直肠癌外科、放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等领域的进展作了介绍。会议的一大亮点集中在结直肠癌的个体化综合治疗上,涵盖了围手术期化疗、微创手术、结直肠癌肝转移转化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手术及分子靶向治疗的多个领域。
【科普资料】
问:上海市居民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发病在常见恶性肿瘤中的增速最为显著,发病数已从上世纪70年代初的第6位上升到目前的第2位,大肠癌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秦新裕:大肠癌是结肠癌和直肠癌的统称,它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第一,食用了致癌物质,第二,结、直肠癌的慢性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使肠黏膜反复破坏和修复而癌变。③遗传因素:抑癌基因突变和遗传不稳定性导致成为结、直肠癌的易感人群。④癌前病变:如直肠腺瘤,尤其是绒毛状腺瘤更为重要。
肠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癌,不良的生活方式加大患癌风险。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的饮食结构,加上运动量太少,导致肠胃蠕动速度减缓,很容易引发便秘。长期便秘会使毒素在体内长时间停留,从而被人体再度吸收,而这其中就含有许多致癌物质。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研究显示,肉类在烤、煎、炸等高温烹调时,会产生一种叫做杂环胺的物质。这种物质在体内蓄积,会有诱发胃癌、肠癌等多种癌症的危险。 研究人员将鲜牛肉和用调料腌过的牛肉烧烤后,对比二者的杂环胺含量。发现腌过的肉高温烧烤后,所含杂环胺比未经腌制的低40%以上。
问:大肠癌的手术方法有哪些?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