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雪玲 与X光相伴30年最好的在线医师网站
陵川县潞城镇中心卫生院放射科医生秦雪玲常说,拍X光片,看一眼片子就把人打发走,我觉得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也对不起乡亲们的信任 6月18日晚,医生在线答疑,在陵川县“最美乡村医生”评选晚会现场,观众满眼噙泪,静静聆听主持人饱含深情地讲述着潞城镇中心卫生院放射科医生秦雪玲行医30年的感人故事。 一人撑起放射科 1983年,秦雪玲17岁,这一年,她走进了陵川县人民医院学习放射。由于勤勉好学,踏实肯干,她得到了院内外名师的认可和悉心指导,很快成长为放射科的业务骨干。 1991年,秦雪玲嫁到潞城镇生活。时任潞城镇中心卫生院院长的李守仁慧眼识人,邀请她到医院工作。当时的潞城镇中心卫生院放射科只有她一个人。办公桌上布满了灰尘,辅助诊疗防护措施极差。秦雪玲没有退却,痛快答应了院长的聘请。她暗下决心:一定不辜负李院长的信任,要把放射科建设成为潞城镇中心卫生院最有影响和最具人气的王牌科室。 秦雪玲四处奔波,不辞劳苦。她找到县医院老领导软泡硬磨争取到了一部分放射设施,她又从晋城矿务局医院买回了一些放射附属设备。没有钱,她先垫付;缺铅箱,她亲手制作。不到两个月时间,潞城镇中心卫生院放射科工作正常开展起来了。潞城镇的老百姓再也不用跑几十里地到县城拍X光片了。 秦雪玲在工作的同时,还不断参加业务进修和技术培训。2005年,她取得了长治卫校毕业证书和乡村医生资格证书。此后,她又陆续取得了乡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和放射技士证。在不断的学习和努力下,在繁忙的实践操作中,秦雪玲的业务水平和诊疗能力快速提升,她成了潞城镇老百姓信得过的好医生。 筑牢健康防护墙 在农村,诊疗设备弥足珍贵,放射诊疗最为谨慎。在秦雪玲心目中,自己工作的放射科就是潞城镇群众的一道健康防护墙。放射科只有她一个医生,为方便群众拍片,她吃住在医院,随时为乡亲们服务;为确诊疾病,每次X光片的诊疗结果,她都要仔细观察审视几遍。遇到疑难杂症,为了确诊,她有时一天跑几趟县城。 潞城镇潞城村70岁的韩三儿,呼吸困难,步履蹒跚。拍X光片后,发现右胸腔大量积液。老人每次来院就诊,秦雪玲总是搀扶着老人,帮他买到药,耐心嘱咐他按时吃药后,才送他离开。过段时间后,她专门为老人进行了复诊。在她的细心关照下,韩三儿老人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真是一位难得的好闺女。”韩三儿很感激。 潞城镇潞城村52岁的杨红艳因为咳嗽不止,面色消瘦,全身乏力。拍X光片后,秦雪玲迅速判断她得了肺结核,需要立即住院治疗。起初,杨红艳对秦雪玲的诊断表示怀疑。于是,秦雪玲专门陪着杨红艳到县医院进一步确诊,证实了秦雪玲的诊断。秦雪玲叮嘱杨红艳要早住院早治疗。此时,杨红艳又抱着等等看的态度一拖再拖,直至大量咳血,才又着急地找到秦雪玲,要求住院治疗。在秦雪玲不计前嫌的精心治疗下,杨红艳很快康复。“多亏秦医生看得准,我才能看得好。”杨红艳念念不忘。 2009年,秦雪玲又承担起每年为全镇老人和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体检的新任务。从此,她每年都要走遍潞城镇的44个自然村。哪个村有什么重病老人,她清清楚楚;哪位重病老人家在哪里,她轻车熟路;哪位老人什么时间要捎什么药,她言出必行。几年来,秦雪玲对全镇老人的健康情况了如指掌,近2000名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的体检她一个都没有漏缺。 2012年8月,在进行健康体检时,秦雪玲了解到苇水村董贵松老人已经躺在床上数月,严重贫血。于是她立即找人将老人送进医院进行了输血施救。董贵松身体康复后,逢人就说,是秦医生的及时救治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东掌村秦忠贵和王召孩夫妇都患有高血压,多年来被病痛缠身,精神萎靡。秦雪玲总是耐心劝导他们按时吃药,低盐少食,增强运动。于是,两位老人的健康状况明显改善。老两口逢人就讲,是秦医生给了我们治疗的信心。 听到这样那样的夸赞,秦雪玲只是微笑不语。她常对同事们说,拍X光片,看一眼片子就把人打发走,我觉得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也对不起乡亲们的信任。作为医生,,要有高明的医术,更要有爱心和责任。 苦痛过后新希望 秦雪玲内心的苦痛,却深藏心底独自承受。2005年,秦雪玲患上了隐匿性肾炎。到医院检查时,医生了解到她从事放射工作后,强烈建议她远离放射,住院治疗。但她没有接受医生的建议,而是选择了边工作边治疗。输液时,当有病人打来电话要拍X光片时,她拔掉针就走,生怕耽误病人。由于没有系统治疗,她的病情很长时间都没有彻底治愈。 2006年,是秦雪玲承受着锥心痛苦的一年。这一年,医生告诉她,她年仅8岁的儿子患上了白血病,这和她长期从事放射工作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家人的责怪、亲戚的埋怨时常充斥在秦雪玲的耳际。但这些都没有让秦雪玲退却。她以一个医生特有的冷静,认真审视着自己的从医之路。当年,因为老院长的信任,自己毅然选择了放射工作,这也是自己的事业所系,不能放弃。婚后多年未孕,好不容易得来的儿子是全家的希望所系,也绝不能放弃。 于是,在此后的3年时间里,秦雪玲和丈夫带着儿子踏上了在陵川与北京、天津等多家医院之间奔波的漫漫长路。每次带着儿子出去治疗,秦雪玲总是把时间安排好,尽量少误工作;每次带着儿子化疗回来,尽管疲惫不堪,但她都会不顾自己休息,马上走进医院的放射室。其实,秦雪玲是一个卫生院的临时工,她儿子得病后,好多人都认为她肯定不做这项工作了,但她回来后还是一如既往地忙碌着。 经过三年的精心治疗和细心呵护,儿子的病终于好了。于是,秦雪玲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随着她名气越来越大,许多医院纷纷向她发出了高薪聘请,秦雪玲却婉言谢绝。她说,乡村群众更需要我,我最大的想法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热爱乡村医生工作。 寒暑30载,真情无悔。2012年1月,秦雪玲荣获了国家卫生部颁发的“护龄30年”证书和奖章。今年6月,她又荣获了陵川县“最美乡村医生提名奖”。这一切都是对秦雪玲与X光相伴,默默扎根乡村医疗事业30年的最高赞誉。 本报通讯员 段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