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黄连浸膏粉的研究和应用概况,农业技术,中国农业网农业科技频
双黄连浸膏粉的研究和应用概况
中国农业网 来源:兽药信息网 阅读数:396
双黄连浸膏粉(可溶性粉)收载于《兽药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第十一册,系由金银花、黄芩、连翘三味药材经提取、浓缩、精制、喷干制成的浸膏粉。具有清热解毒,辛凉解表之功效,对畜禽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双黄连浸膏粉上市已逾6年,其疗效得到普遍认可,本文就双黄连浸膏粉的研究和应用进行阐述。
1 组方与方解
由黄芩、金银花、连翘组成,三者均为清热解毒要药。其中金银花甘寒,芳香疏散,善清肺经热邪,为君药;黄芩苦寒,善清肺火及上焦之实热,连翘苦微寒,长与散上焦风热,并有清热解毒之功,为臣药。三药合用,共辛凉解表,好医师网,清热解毒之功。
2 有效成分
2.1黄芩
有效成分为黄酮类:黄芩甙(Baixcalin)4.0——5.2%、汉黄芩甙(Wogonoside)、千层纸素A 葡萄醛酸甙(Oroxylin A-glucuronide)、β——谷甾醇、油菜甾醇(Camphe-sterol)、 豆甾醇、黄苓素(Baicalein)、汉黄苓素(Wogonin)。可加黄苓素(Kogan-ebanain)、黄芩黄酮(Skullcapfiavone)Ⅰ及Ⅱ, 以及千层纸素A(Oroxylin-A),3种结构未知的氨基酸。此外,尚含7-甲氧基黄芩素(7-Methoxy-baicalein)、7-甲氧基去甲基汉黄芩素(7-Methoxy-norwogonin)。
2.2金银花
木犀草素(luteolin)及异绿原酸、绿原酸;并含挥发油约0.6%;油中含30种以上成分,主要有双花醇(shuang-hua-chun)和芳樟醇。
2.3连翘
有效成分为木脂素类、黄酮类,主要有连翘苷、连翘苷A、B、芸香苷等。
3药理作用
3.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金银花:对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百日咳杆菌、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对上呼吸道感染有关的不同病毒株有抑制或延缓细胞病变作用。
黄芩:对多种球菌、杆菌和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及皮肤真菌也有抑杀效果,体外试验有抑制阿米巴原虫生长和杀灭钩端螺旋体的作用。
连翘:
3.2解热、抗炎作用
能抑制由角叉菜胶引发的足肿胀,拮抗由组织胺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降低由酵母菌或大肠杆菌引起的体温升高;降低由0.7%醋酸所致的扭体反应。
4 功效与临床应用
4.1功能主治
本品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功。用于防治病毒、细菌及衣原体、支原体等单纯或混合感染所致的畜禽呼吸道疾病。
禽:感冒、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炎、支原体感染等,症见流鼻涕、发热、咳嗽、气喘、干湿啰音、咳出带血粘液等。另对新城疫、禽霍乱等病毒感染所致的呼吸道症状有效。
猪:猪流行性感冒、发热、咳嗽,猪气喘病、猪肺疫、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咽炎等呼吸道感染,亦可用于尿道炎、母畜子宫内膜炎。
4.2临床应用
4.2.1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感冒发热、喘气病的治疗
试验结果表明,连续给药5天,双黄连浸膏对传染性胸膜肺炎、感冒发热、喘气病的治愈率达86.8%,88.1%,87.1%,对照组的治愈率为49.6%,42.0%,37.3%,化药组的治愈率为88.3%,87.1%,79.4%;双黄连浸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与化药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证明双黄连浸膏可有效治疗自然感染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感冒发热、喘气病。
4.2.2对禽场呼吸道症状的改善
试验结果表明,连续给药5天,双黄连浸膏可有效改善鸡场出现咳嗽、打喷嚏、器官啰音、流鼻涕、眼泪等症状,有效率分别达87.6%,88.7%,84.6%,87.7%,化药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2.2%,77.7%,80.3%,79.0%;双黄连浸膏与化药组相比,对打喷嚏、器官啰音、流鼻涕、眼泪的改善效果有显著差异。
5 讨论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是影响畜禽养殖业的最常见病之一,特别是近年来混合感染、继发感染、耐药菌感染的出现,呈现发病率高、病源复杂化、常规药物难以控制等特点,给临床用药带来挑战。
双黄连浸膏粉为纯中药制剂,具有多靶点给药、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对呼吸道混合感染、继发感染、耐药菌感染疗效好,与敏感抗生素配合使用效果更加,是畜禽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必备良药。
投稿邮箱:service@agronet.com.cn
中国农业网编辑:agronetcsl[ ]
转发到:
相关技术更多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农业网(Agro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中国农业网”(Agronet.com.cn)联系。
技术按行业分类 技术文章月度排行榜 农技要闻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上一篇:恩诺沙星注射液
- :下一篇:2020肺炎用药产品企业上市IPO细分市场行业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