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呼吸道疾病治疗输液还是“硬抗”?
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以及时不时出现的雾霾天气等,都是导致呼吸道疾病发生的因素,尤其是本身就有慢性气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的人,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更容易被诱发或急性加重。因此,医生提醒,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甚至喘息憋闷、咳黄痰等不适症状时,不要凭自己经验来自我治疗,而应及时就医,让专业医生根据具体诊断来给出针对性治疗措施。
冬
专家指导 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 吕侯强
□本报记者 梁蕾
进入寒冷的冬季,尤其是供暖开始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逐渐增多。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吕侯强指出,除了常见的感冒,因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入院治疗的病人在近期也明显增多。吕主任表示,这主要与冬季的气候特点有关。冬季天气寒冷,如果不注意保暖和休息,饮水较少,就容易感染病毒细菌等而导致发病;而本身就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慢性病的人受寒后更容易导致病情的急性加重,因此这些“老病号”在冬季更应提高防病意识,避免受寒致病。
除了寒冷,冬季尤其是供暖后室内外空气普遍较干燥,且空气污染较重,雾霾天气频现,而污染空气中的尘土等都是病毒细菌的载体,呼吸进入人体即可诱发疾病;若为了保暖而紧闭门窗,也会使室内空气流动性变差,加重室内污染,这些因素也都会诱发慢性肺部疾病或使之加重。因此,吕主任提醒,定时开窗通风、外出戴口罩等必要的防护措施在冬季还是必须的。
患病后
该“硬抗”还是输液?
对于呼吸道疾病,一部分人认为没什么大不了,抗抗就过去了;有的人尤其是老人则认为稍有咳嗽喷嚏就得抓紧吃药输液。对此,吕主任表示这两种做法都是不正确的。如果仅是因病毒感染导致的单纯的感冒,的确有一定的自愈性,只要身体状况较好,经休息、饮水或清热解毒、抗病毒治疗即可好转痊愈;但若是本身就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慢性疾病,感冒后很容易诱发这些疾病的发作、加重,出现发热、喘息、憋闷、黄痰等症状,合并细菌感染时就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了。
因此,吕主任反复提醒大家,无论是感冒还是其他呼吸道疾病,一旦出现不适后,最好能及时到医院就医治疗,让医生根据实际病情来决定治疗方法,是可以休息好转,还是需要抗生素治疗都必须听医生的安排,而不是凭自己的经验感觉乱来。
这些方法
可预防呼吸道疾病
锻炼赶晚别赶早。适当锻炼可增强身体抵抗力,有助于疾病的预防,但吕主任提醒老年人外出锻炼最好别在早晨太早出门。因为夜间气压较低,空气污染较重,太早出门就可能因呼吸污染物而导致肺部感染,诱发疾病。所以,吕主任建议老人外出锻炼除了注意保暖外,最好别出去太早,七八点以后太阳出来后再去锻炼半个小时左右即可;也可以把散步锻炼的时间换到晚上七点以后。如果遇到雾霾天气最好避免外出。
棉纱口罩每天洗。口罩的防护作用不应忽视。如果要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或污染重之处、草木茂密之处等,都可以戴上口罩以避免接触污染或过敏原。对于普通人来说,戴一般的棉纱口罩即可,没有必要使用特别专业的口罩。因为例如N95型口罩等专业口罩,由于密闭性较高,故更容易产生憋闷甚至呼吸困难的感觉,若本身就有高血压、心脏病,戴上这种口罩会导致呼吸不畅反而可诱发疾病,因此并不建议使用。普通的棉纱口罩即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医生在线答疑,也能避免影响正常呼吸,故普通人使用棉纱口罩即可,但需注意的是,口罩会附着灰尘污染物等,医生在线答疑,因此需每天进行清洗或消毒,保持干净。
饮食营养供能量。本身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抵抗力均偏低,像哮喘患者在发作时还会大量消耗能量,因此,这类患者在饮食上应注重增强营养,除了多饮水、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外,还可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等,保证营养供应。
个人卫生勤洗手。外出到超市、商场购物或参加宴会等,都可能带回病毒细菌,因此回家后一定要洗脸洗手,做好个人卫生。
屋内通风常打扫。清新的空气可带走大多数的病毒细菌,因此只要空气条件较好、没有雾霾时,最好每天通风半小时左右,让流动的空气带走室内的病菌。另外,室内的灰尘、宠物皮毛、花草等都有可能成为过敏原导致哮喘等,因此室内要经常打扫,保持卫生,尤其是家中已有哮喘病人的就更要注意卫生了。若过于干燥,则可使用加湿器等保持适当的湿度。
入冬可打预防针。对于慢性病患者或老弱人士,若身体状况较好,没有发烧等情况时,可在入冬后提前注射流感疫苗或肺炎疫苗等,也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以上内容来自:燕赵晚报
[责任编辑:yf001]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上一篇:天冷,给你的身体加把火!
- :下一篇:购房宝典:先楼盘再楼层 教您正确选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