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突破性治疗提高患者存活率
当前位置:传媒经济 > 健康时尚
新的突破性治疗提高患者存活率发布时间:2015-11-23 15:43:24 | 来源:新民晚报 | 中国网-传媒经济
◆ 陈平
11月是全球肺癌关注月,好医师网,国际肺癌研究协会发布的《2015年肺癌情况简报》显示: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超过160万人死于肺癌。但肺癌不一定是致命的,新的突破性治疗方法显著提高了肺癌患者存活率。对于已确诊的肺癌病人,好医师网,根据其肿瘤的具体特征而选择适当药物进行个体化治疗十分重要。
在近日举行的第七届中德肺癌论坛(cglcf)上,同济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所长、肿瘤学系主任、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主任周彩存教授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长、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吴一龙教授共同强调:“肺癌治疗已进入精准化时代,对于存在egfr外显子19缺失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中国存在较高的比例,新一代肺癌靶向治疗新药可延长上述基因突变患者的生命近一年以上。”
靶向药物细分化
治疗更精准
随着肺癌驱动基因的发现和靶向药物的研究日趋深入,针对特定基因型的突破性靶向治疗药物被研发成功。在《柳叶刀肿瘤》杂志上发表的阿法替尼两项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存在egfr外显子19缺失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标准化疗方案相比,阿法替尼一线治疗可使患者生命延长一年以上,使该基因类型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41%。
周彩存教授介绍:“在我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较多,占到肺癌总发病人数的85%,在这些患者中,egfr外显子19缺失是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阿法替尼是首次作为一线治疗,被证实可为egfr突变外显子del19缺失的患者带来总体生存受益的靶向治疗药物。阿法替尼会与egfr受体不可逆结合,永久关闭癌细胞赖以生存的信号传导通道,使癌细胞不能生长、繁殖,从而起到治疗癌症的作用。”
目前,国际上肺癌的精准治疗已成为主要手段,根据患者特定基因型选择靶向治疗药物,将大大提高治疗的有效性。今年8月美国临床肿瘤协会(asco)发布了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stage iv nsclc)系统治疗的指南更新,强调对存在 egfr- 敏感型基因突变患者,推荐使用阿法替尼等突破性新药作为一线治疗。
先做基因检测
再开始用药
在开始药物治疗前,对肺癌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可以发现不同的基因突变以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避免盲目用药,实现“一对一”精准医疗。研究显示,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如果不加筛选而使用靶向治疗,有效率仅为30%,如果通过egfr基因检测结果来筛选患者,靶向治疗的有效性将提高到70%以上。
基因检测已经成为肺癌诊断和精准治疗的基础,目前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欧洲临床肿瘤协会年会(esmo)、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等权威机构均建议通过egfr基因突变检测来确定肺癌患者适合的治疗药物。中国指南也推荐:所有诊断为肺腺癌和含有腺癌成分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都要进行egfr基因检测,以明确具体的基因突变类型,“先检测,后治疗”已经成为肺癌临床诊疗规范。
如今,肺癌患者的用药矛盾已从过去的没有药变为能不能及时用上药,面对我国新药上市晚、时间长的现状,吴一龙教授说:“我们希望对突破性靶向治疗药物,能够开通绿色审批通道,缩短审批流程,加快上市进程,让患者尽可能早一天用上救命药。”
来源:新民晚报
责任编辑:宋志荣
相关内容
肩痛的根源大多是“肩袖撕裂”(2015-11-23)
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与产前诊断(2015-11-23)
(2015-11-23)
世卫组织倡导慎重对待抗生素(2015-11-23)
(2015-11-22)
灵山搭建艾滋病关怀救治服务平台(2015-11-22)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上一篇:晨报重点推荐:兆驰股份、红日药业、国金证券等
- :下一篇:先知鲜觉:新技术“关闭”癌变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