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流行病易发,多了解,早预防 (上)
进入春季,各种传染病菌因温度升高逐渐复苏,再加上气温变化大,人体免疫力相对较弱等原因,容易引发各种传染疾病。那么,春季都有哪些易发的传染病,它们有什么症状,我们该如何预防呢?
腮腺炎是春季易发的流行性疾病之一。腮腺炎是病毒性腮腺炎最为常见的发病形式,病原体通常为腮腺炎病毒,传染源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患病后可获得终生免疫。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常有中度发热,食欲减退全身不适等症状。出现唾液腺肿胀,肿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轻度触痛,无化脓,张口咀嚼,进食酸性饮食时疼痛加剧。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被波及,舌下腺肿大时可见舌及颈部肿胀,出现吞咽困难。不典型病例可始终无腮腺肿胀,而以单纯睾丸炎,脑膜炎的症状出现。针对这些症状,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多饮水,避免进食酸性食物以半流食为最佳,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出现高热症状可用退烧药,局部可敷以醋调金黄散减轻疼痛。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急性传染病。主要感染人群为婴幼儿,学龄童,病后可获得终生免疫,到成人期有20%的人可以发生带状疱疹。水痘的潜伏期为12~21日,起病急、轻、中度发热且出现皮疹,先发于头部,以躯干、腰多见,面部四肢较少,呈向心性分布。发病1~2天后出现皮疹,初期为红色细小斑丘疹,数小时后变为圆形的有薄膜包围的“露珠”状疱疹,大小不一,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痛痒感明显,若因挠抓继发感染时可留下轻度凹痕,有可能引起败血症,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在治疗期间要注意保持皮肤和指甲的清洁,避免抓破疱疹。有继发感染时可用抗生素。
由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猩红热,易感人群也以小儿为主。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头痛,眼咽部疼痛,发热24小时内全身弥漫针尖大小的猩红色小丘疹,疹间无正常皮肤,有痒感,患者面部潮红,可见“口周苍白圈”、“杨梅舌”。同时猩红热还伴有化脓性,中毒性和变态反应性等多种并发症。可能有中耳炎,心肌炎,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病症出现。除了使用退热剂处理患者所出现的高热现象外,医生在线答疑,在治疗期间应使用淡盐水漱口消毒。
我们最熟悉的流行性感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多发生于冬末春初。儿童和其它易感人群均有患病的可能。临床表现为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同时伴有轻度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流行性感冒不容忽视的还有肺炎,脑炎,脑膜炎循环功能障碍等一系列并发症。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菌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口腔黏膜可见小疱疹或溃疡,舌、颊黏膜、硬腭等处为多,偶尔波及牙龈、软腭、扁桃体和咽部。患儿手,足背部可见斑丘疹,2~3天后吸收,不留痂。多数患儿一周左右可自愈,少数可能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为对症治疗。
以上常见的传染病均需要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待患者症状消失7~10天后,持医院开具的痊愈证明才可返校或回归工作岗位。而除了以上常见的春季流行性传染病外,麻疹、肺结核、细菌性痢疾、红眼病等一系列传染病在春季也非常容易发生,易感人群尤其以儿童为主。我们只有搞清楚这些病症的临床表现才能对症下药,医生在线答疑,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当然,对这些疾病多了解,早预防也尤为重要,可以很大程度避免侵袭。下期,我们将针对不同流行病传播途径的不同,给出详细的预防建议。 实习生 彭笑凡 陕西日报记者 张梅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 :上一篇:2015执业药师《药综》精选考点7
- :下一篇:2015年临床执业医师教材内容变动重点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