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灾来袭喷洒农药中毒事件频发
2013-08-13 15:32:16 来源: 科尔沁都市报 责任编辑: 吴晓园
去年,玉米粘虫袭击了我市部分地区,不少农户的庄稼地遭受虫灾,致使粮食大量减产。近日,部分地区玉米粘虫似有抬头之势,12日,记者走访了科区清河镇的部分乡村以及科左后旗茂道吐苏木黄沙吐嘎查,了解当地玉米粘虫情况。
清河镇东西嘎查的张玉芝告诉记者,尽管她家玉米地里遭受了虫灾,但从整体情况看,庄稼地里的粘虫数量并不是太多,而且被咬的玉米叶大都位于玉米穗下方,并未造成太大伤害。
西伯村的韩树山告诉记者:“去年虫灾严重给我们造成不少损失,所以今年六月份大家都提前给农田喷了农药来防治玉米螟虫、粘虫。”
采访中,记者随当地村民对该地的十几块玉米田进行了查看,发现几乎每一块地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粘虫等害虫,比起往年今年蝗虫数量也特别多。记者在现场看到,只有低处的玉米叶被破坏。从影响来看,目前还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
随后记者在科左后旗茂道吐苏木黄沙吐嘎查了解到,该村3116.23亩地农田中已有1254.68亩地农田遭受到了粘虫灾害。村民特格西伯拉介绍说:“我们家38亩地遭受虫灾面积可达15亩。玉米叶子差不多都没了,玉米棒也被啃得差不多都没了。”
记者在农田中发现粘虫大都粘在玉米叶子最下面,蝗虫都分布在玉米地外面的杂草里。黄沙吐嘎查村长宝龙告诉记者:“我们村每户村民都遭受了虫灾。”
农药中毒入院患者不少,家人后怕
8月12日,记者在通辽市医院消化内科了解到,通辽很多地区发生村民因给庄稼喷药而中毒的事件,近半个月以来不断有中毒患者入院治疗,发病率高于去年同期。
在消化内科住院部记者见到了来自钱家店东包营子村的郭铁生,他正躺在床上打点滴,郭铁生的妻子丁颖向记者讲述了丈夫中毒的过程。“那是六天前的事儿了,当天下午四点半他去地里喷药,害怕中毒还特意戴着帽子、厚棉口罩,穿着水靴,手上还戴着胶皮手套,身上穿着前后身连接的两片式雨衣。当时我没想到他能中毒,为了防止他中暑我还特意给他熬了绿豆汤。”做足了准备的郭铁生在喷了将近10亩地后发现喷壶软管附近有漏点,不加压时看不出来,可是连续喷了一个多小时后漏点流出的农药正顺着雨衣前后身连接处的空隙流到他的臀部,看到这种情况他马上回到家里,仗着自己的身体状况好,郭铁生并没有把这当回事。“回到家里他就洗澡,后来他说接触到药液的皮肤开始疼痛,犹如被蜜蜂蜇了一样,为此他偷偷地到乡医家里打了小针。”怕媳妇担心,郭铁生一直瞒着自己打针的事情,直到晚间才将事情原委告知妻子。“当时我问他感觉怎么样,他说没问题了。第二天我看他的脸色不太好,就没让他跟我下地。早上六点多他说还要去乡医家打针,我猜测他病情严重了,一瓶药液还没打完他就开始抽搐,身体硬硬的……”说到这里丁颖后怕地开始流泪。
被送到医院的郭铁生马上接受了紧急治疗,看到躺在床上的丈夫,丁颖不断流眼泪,“我要知道这样,宁可不要这38亩地也不让他去喷药啊!”据丁颖介绍,她家共有38亩地,去年因为虫灾损失了18亩地,“今年听邻居们说喷敌敌畏兑高效氯氰菊酯就管事,当天他也是喷的这个药。”
据消化内科主治大夫介绍,送来的中毒患者大都是因机磷和氯氟氰菊酯类杀虫剂中毒。主要原因是天气闷热,加之庄稼地里空气流通不好,患者长时间工作,没有做好防护措施等原因造成的。“这些患者最主要的病症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四肢酸软、乏力,但是幸运的是现在没有因喷药中毒死亡的事件,目前这些患者的病情相对稳定,有的因中毒程度不同而需要不同的恢复时间。有的一两天之内症状会消失,有的一周左右还出现呼吸困难、身体麻木等症状。为了防止中毒事件的再次发生,我建议村民喷药前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比如戴上面具、口罩、眼罩,穿上雨衣、水靴,不要把皮肤裸露在外。另外工作一段时间后要到外面休息一下,回家后用清水洗澡。
三代粘虫预防接近尾声
防控时要注意人身安全
8月12日,记者从通辽市植保植检站了解到,从第三代粘虫灾害发生开始,通辽市植保植检站的各级工作人员深入到科区、各旗县的虫灾发生地点进行积极的虫灾防控工作,尤其是对公共面积的防治,截至8月12日已经基本完成公共面积防治的工作。
●市植保站:有针对地防控
据统计,截至8月11日,全市共完成三代粘虫防控面积296.305万亩,好医师网,其中农田防治面积229.295万亩,农田周边草场防治面积67.01万亩。累计投入三代粘虫防控资金1129.16万元,,防控用农药278吨。目前,防控区虫情得到有效控制。
通辽市植保植检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蝗虫灾害还处于动态阶段,相关资料也正在收集和整理中,目前一线的植保人员正在密切关注蝗虫的动态,及时进行数据整理和汇报,会根据相应的结果做出行动。
●防控时需做好安全防护
植保植检站的李副站长告诉记者,目前正值高温期,农民在喷洒农药时一定要避开高温期,尽量在早晨或者傍晚施药,防治药物挥发中毒;其次,在田间地头虫量特别多的地块,可先将粘虫拍落在地,再喷洒农药,这样既可以保证人身安全又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另外,施药机械可采用自走式高秆作物喷雾机或烟雾喷雾机等,同时穿好防护服,戴好口罩以保障人身安全。
链接
市区蝗虫也不少
近日,不少市民打来热线向本报记者反映市区的公园、广场出现了很多蝗虫。
12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桥北在建的市民公园,发现路面上蝗虫的尸体真不少。“今天天气凉,蝗虫应该都躲在草丛里,前几天天热的时候时常可以看到很多蝗虫在这儿飞,尤其是晚上七八点钟,遍地都是。”说着,正在市民公园内剪草的园林工人刘先生趟着脚走进了附近的草丛里,记者看到,从草丛里面飞出很多蝗虫,小的有指甲盖那么大,大的有一个成年人拇指那么大。“这几天蝗虫很多,蝗虫主要吃植物,我们会把附近过长的草剪短,使蝗虫无法聚集。”记者又来到森林公园、西拉木伦公园和人民公园,看到大多数蝗虫一般都会“潜伏”在周边的草丛或树木上。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市区内的蝗虫主要聚集在有植被的地方。
记者 郑文雅 王雪 常德胜 尹占峰 实习记者 张楠 实习生 永芳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上一篇:夏天喝啤酒并非越凉越好 10℃最适宜 松花江网
- :下一篇:乙肝大三阳能怀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