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综合征”来了 专家教你如何“满血复活”
河南健康网:热热闹闹的“十一”七天长假在依依不舍中结束,面对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不少人感叹没休来精神抖擞,却招来了身心疲惫。消化不良、打不起精神、做事无法集中精力,心理上也出现了焦躁、烦闷的症状,无法进入工作状态。这就是在医学临床上被称为“假日综合症”的一种表现。
“吃出来”的病,靠吃来调节
“‘假日综合征’以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等吃出来的疾病居多,医生在线答疑,患者大多数是因为吃了过多油腻或不洁的食物、饮酒过量等,加重了胃和肠道的负担,表现为消化不良、腹痛、厌食、恶心。”郑州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冯素萍介绍。
冯素萍建议,可适当吃些健胃消食片或山楂片,增加适当运动。肠胃调理应尽量避免肥腻的食物,保持谷物、豆类、蔬菜、水果的食用量。
不想上班,慢跑来调节
长假结束了,你有没有自言自语“我不想上班”?不少人在节后上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或失眠,甚至失落、抑郁、提不起精神等现象。
郑州人民医院心理门诊医师李艳艳建议,调节还是先从“心”开始,“其实我们不妨从今天就开始,好医师网,收心,把心收回来。把自己的状态,从假日的狂欢状态调整到准备进入工作的状态。从今天开始就尽可能地按常规作息时间,一定要休息好,我说的休息是睡眠,不要再熬夜了。”
对因假期作息不规律而失眠的人,现在应早睡早起,每天保证6~8小时睡眠,以步行或慢跑等运动来缓解节假日带来的作息紊乱。从生活内容到作息时间都作出相应调整,上班后给自己安排好一天的工作,做好工作计划和时间安排,把自己的精力放在这些事情上,更多关注这些事情就会慢慢让自己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治疗假日综合征,主要是生理、心理两个方面的调节,需要一个过渡和逐渐适应的时间,可以先把不急的事情缓一缓,根据个人情况慢慢增加工作量。调整生活作息和饮食结构,让身体状况逐渐适应工作状态。
(责任编辑:赵玉贵)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上一篇:患病后如何选择CT、磁共振、X光、B超等检查
- :下一篇:连续四天吃螃蟹进医院 哪些人不能吃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