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易致急性药物性肝损伤 护肝“8不要”好医师网24小时在线答疑
导读:肝脏是人体的重要解毒代谢器官,人体进食的药物大部分都在肝脏进行解毒代谢。因此,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用药安全,滥用药物不仅加重肝脏负担,还可能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诱发肝病的发生。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药物性肝损伤已经上升为全球死亡原因的第五位。有资料显示,在美国,药物性肝损伤约占住院肝病患者的5%,好医师网,占成人肝病患者的10%,还有大约25%的爆发性肝衰竭是由药物引起的。对此,好医师网,专家提醒,普通人在生病用药时,一定要定期复查肝功能,减少药物性肝损伤出现的几率,及时进行保肝等辅助治疗,把损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中草药易诱发急性药物性肝损伤
越来越多的草药潜在肝脏毒性被报道,吡咯双烷生物碱可以引起直接的、剂量依赖性肝脏毒性,导致典型的肝脏静脉栓塞性疾病,现称肝窦阻塞综合征,后期可出现肝纤维化或肝硬化。
据调查,目前我国的94.8%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为药物病因。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征象复杂。1142例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有黄疸表现者占51%,有临床过敏症状者占25%,有肝病史者占17.9%,有药物不良史者占6%;生化分型发现,肝细胞型885例,胆汁淤积型198例,混合型59例。
诱发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种类繁多调查,显示,目前抗结核药致病245例(21.5%),中成药或中草药致病242例(21.2%),抗生素类药物致病99例(8.7%),抗甲状腺药致病98例(8.67%),抗肿瘤药致病82例(7.16%),免疫调节药物致病76例(6.7%),其他药物致病300例(26.2%)。研究人员认为,抗结核药和中成药或中草药可能是我国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诱因。药物可引起肝细胞损害也会导致多种表现,可导致急性肝衰竭、急性肝炎、慢性肝炎、生化异常、胆汁淤积性肝炎、脂肪肝、脂质过氧化、肉芽肿、血管损伤等。
引起肝脏损害的中草药有:金不换和大白屈菜可引起免疫源性急性肝炎;麻黄、大柴胡汤等可诱发自身免疫性肝炎。石蚕属和并头草属植物通过CYP3A4氧化转换可造成线粒体损伤。此外,还有一些中草药如欧苍术、欧缬草、欧洲小檗、印度楝、康复、巴拉圭茶、阿开木果、天芥菜、三指拉瑞阿、美洲檫木及婆婆纳等均明显地可诱导肝病。近来国外文献报道认为白藓皮、牡丹皮、黄芩、柴胡及小柴胡汤等中草药均可能具有肝损害作用,小柴胡汤制剂中的黄芩可能有肝脏毒性成分。长期服用某些中成药致肝损害的报道屡见不鲜,如壮骨关节丸、克银丸、消核片、白蚀丸等,最易令人们忽视的是含中草药保健品,如减肥和生发保健品。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