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络广播电视台[云南网台]-云视网 云视传媒集团
“乙肝患者接受针对性治疗,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尽早可实现停药。”昆明市三院肝二科主任李晖博士强调着乙肝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从本月起,,他主诊的“停药门诊”正式开诊。肝脏无炎症、病毒转阴性、“大三阳”转“小三阳”,三个指标同时具备意味着乙肝患者可以实现停药。
停药后
持久“大三阳”转“小三阳”
8月15日下午2点,昆明市三院肝病二科走廊尽头,投影仪、几排凳子早已布置好,病房里的家属陆续走到中间,等待一场关于乙肝患者摆脱长期用药困扰,有望“临床治愈”之路的健康讲座。
戴着一副眼镜、书生气十足的主讲人李晖站到了投影仪前,他开始介绍:2006年原卫生部在全国59周岁以下人群进行了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统计,7.18%的人群呈表面抗原阳性,即9000万人感染了乙肝,而云南省属于乙肝高发区。
“这堂讲座的目的,首先在于让大家掌握一些乙肝治疗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以免受到不正规医生的误导,贻误病情。其次,要让大家学会管理自己的病情,会和医生及时沟通,帮助治病。”
有乙肝患者主动询问医生:实现停药的标准是什么?李晖表示,在回答此问题之前,患者要先了解慢乙肝治疗的3个终点,即可接受的终点、满意的终点及理想的终点。
可接受的终点是:实现病毒HBVDNA阴转,维持病毒学缓解。满意的终点是:停药后持久的e抗原血清血转换也就是俗称的“大三阳”转“小三阳”。理想的终点是:停药后持久的表面抗原清除,即临床治愈。
最新版的欧洲《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指南》表明,停药不复发的标准是实现满意的终点,即停药后持久的“大三阳”转“小三阳”。
新疗法
慢乙肝有望实现停药不复发
张女士结婚两年,自去年体检时查出患有乙肝以来一直服用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今年,已年届30岁的她很想生个小孩却又不敢轻易停药。她认为得了慢性乙肝别无他法,只有一辈子服药。
其实,像张女士这样认为慢性乙肝需要终身服药的患者很多。他们不知道通过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式,慢乙肝是可以实现停药不复发的,甚至还可有望实现“临床治愈”,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慢乙肝从发病机制上看,可以说是一个免疫相关性的疾病,慢性HBV感染者存在抗HBV免疫功能不足或效应不彻底,部分感染者还处于免疫耐受状态,所以会导致病毒在体内持续存在或不能彻底清除。
目前慢乙肝治疗的药物分两大类——口服抗病毒药物(核苷或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类药物,两类都是《中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推荐的一线用药。
口服抗病毒药物主要通过抑制乙肝病毒复制而降低病毒量,一旦停药这种作用也就停止了,病毒复制就可能卷土重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口服抗病毒治疗后病毒已经检测不到,甚至出现了e抗原血清学转换,停药后仍有可能复发。
而干扰素类药物,一方面可以直接抑制病毒复制,另一方面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帮助激发机体免疫,达到持久免疫控制状态,从而实现停药不复发,甚至有望实现“临床治愈”。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服用口服抗病毒药物的慢乙肝患者无法坚持长期治疗。也有的患者因出差、工作繁忙或交际活动等而出现漏服药物的现象。李晖表示,患者需要问医生的第二个问题:我能否在有限疗程内尽快实现停药不复发?
核苷类药物治疗
需三年以上停药易复发
过去十几年来(1999年第一个口服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在中国上市),口服抗病毒药免疫调节作用证据不充分,因此需要长期服药且停药后容易复发。
口服用的核苷类似物优点在于直接抑制乙肝病毒复制而降低病毒量,用药过程中副作用少。但疗程不固定,需长期服药治疗。
核苷类似物治疗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不能随意停药,且在我国上市的四种核苷类似物药物均存在耐药的风险,有些情况下必须联合治疗,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心理和经济负担。
一项全国性的网络调查显示,90%以上的慢性乙肝患者希望获得停药机会,这些患者中的63%希望1到2年内实现停药的目标。
近三成患者认为病毒转阴即“治愈”而自行停药。这部分停药患者中高达96%的患者因复发等原因而不得不重新服药治疗。
“临床治疗中,多数患者只能达到满意的治疗终点。”李晖说,核苷类似物要达到这种治疗终点基本上至少需要3年以上。
长效干扰素疗程
不到两年停药后复发率低
对于长期服用口服抗病毒药物的患者,是否可能有更好的治疗策略呢?李晖强调,这就是患者需要向医生询问的第三个问题。
他介绍,这些患者通常病毒水平已经抑制在较低水平,采用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然面临停药难、停药易复发、存在耐药风险等的问题。
一项临床试验证实,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患者加用或者是换用长效干扰素,实现大三阳转小三阳的机会增加近2倍,实现临床治愈的机会达到9%,表面抗原水平较低的优势患者,临床治愈机会达到了25%。
干扰素具有四个作用、一个后效应。四个作用即可间接抑制病毒复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帮助提高机体免疫,达到持久免疫控制状态;有抗肿瘤作用;还具有抗纤维化作用。一个后效应是在停药以后仍然具有上述四种作用。
结合干扰素的特点干扰素在临床上可以停药,其疗程相对较短。标准疗程1年—1年半,不足之处是长效干扰素费用较高,干扰素有一定的副作用。首先是流感样症状,通常在前3到5针会出现头痛、发烧、全身肌肉乏力。
其次是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停药后可恢复正常。还有会诱发或加重原来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有的还会出现脱发,还会出现睡眠、体重下降、食欲不振等症状。极少的患者会出现精神异常或抑郁。所以,有过抑郁病史或家族史的患者不推荐使用干扰素。
“这六方面的副作用不可能全部同时出现在一个患者身上。前两种基本每个患者都会有,后四种有的人会有,有的人不会有。”李晖表示。
相关新闻
周一全天开放“停药门诊”
昆明市三院在近日针对慢乙肝患者的乙肝停药门诊成立,当天,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特向门诊授予了“核苷经治患者特色门诊”牌匾。该乙肝停药门诊将于每周一全天开设,由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坐诊,主要针对正在接受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并希望在短期内停药的慢乙肝患者。患者只需到医院门诊挂号,就可以接受针对性的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尽早实现停药。
李晖表示,此次慢乙肝停药门诊的设立,有效地整合了医院在慢乙肝治疗方面的学术优势及专家资源,好医师网,可为患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治疗。
慢乙肝治疗能否停药取决于采用哪种治疗方案以及患者对治疗的应答情况,需要患者和医生的配合和共同努力。建议慢乙肝患者在就医时可主动向医生询问三大关键问题:实现停药的标准是什么?我能否在有限疗程内尽快实现停药不复发?有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案可以帮助我实现停药不复发?
李晖强调,干扰素不仅对初治的部分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且对于已经选择口服抗病毒药物的患者来说,在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的基础上加用或者换用长效干扰素也可以获得更高的疗效,部分患者甚至有望达到临床治愈。(记者 陈娜)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上一篇: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
- :下一篇:3β、ELC、CCL19)ELISA试剂盒好医师网24小时在线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