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中医院: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治疗好医师网
人民网淄博5月7日电 淄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曹元成谈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内镜下表现为食管粘膜的破损,即食管糜烂和/或食管溃疡。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约有40%表现为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群,成人中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西方国家的发病率高,而亚洲地区发病率低。这种地理学差异可能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但近二十年全球的发病率都有上升趋势。中老年人、肥胖、吸烟、饮酒及精神压力大是反流性食管炎的高发人群。
疾病分级
依据内镜下食管粘膜损伤的程度,将反流性食管炎分为A、B、C、D四级。A级食管炎是指食管黏膜的损伤局限于黏膜皱襞, 未融合; 且糜烂的长度小于5mm, B级食管炎的糜烂长度大于5mm;C级食管炎食管损伤有融合, 但不超过食管环周的75%; D级食管炎指食管环周的黏膜损伤。
发病原因
引起反流性食管炎的先决条件是胃内容物越过下食管括约肌(LES)反流至食管内, 而食管本身不能将反流物尽快的清除,造成胃内容物在食管内的长时间滞留,胃内容物中的损伤因素如酸、胆汁酸、胃蛋白酶等对食管黏膜的损伤而导致反流性食管炎。
发病机理
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是食管胃运动动力障碍, 包括食管体部的运动功能、LES功能及胃运动功能障碍。引起这些功能障碍的原因除了解剖结构的异常(如食管裂孔疝)外,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药物(如平滑肌松弛剂)和食物(如高脂食物、巧克力、咖啡)都可能导致LES功能障碍, 引起反流。
临床表现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表现有胃食管反流的典型症状,但也可无任何反流症状,仅表现为上腹疼痛、不适等消化不良的表现。食管炎的严重程度与反流症状无相关性。严重的食管炎患者临床表现并不一定很严重。
典型反流综合症指因反流引起的烧心, 反流和胸痛。烧心是指胸骨后向颈部放射的烧灼感,反流指胃内容物反流到咽部或口腔。反流症状多发生于饱餐后,夜间反流严重影响病人睡眠。
辅助检查
内镜检查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金标准。内镜可以确诊反流性食管炎,并可评估其严重程度并进行分级。 同时可排除上消化道器质性疾病如食管癌、胃癌等。
鉴别诊断
反流性食管炎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食管黏膜损伤鉴别。
霉菌性食管炎:多见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 内镜下表现为食管黏膜被覆牛奶皮样物,食管刷片检查可见真菌丝和孢子。
损伤性食管炎:服用腐蚀剂如强酸、强碱引起的食管黏膜损伤;食管异物及高温食物引起的食管烫伤。往往有明显的诱因,易于鉴别。
食管癌: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易误诊为食管癌。对食管损伤严重的患者应多部位活检以排除食管癌。如病理结果未见癌细胞,且患者有典型的反流症状,应按反流性食管炎治疗并近期复查胃镜,多次活检。
嗜酸性细胞性食管炎:病检能见到大量的嗜酸性细胞。
克罗恩病:克罗恩病患者也可表现为食管的糜烂和溃疡,食管的表现只是胃肠道表现的一部分。患者往往有胃肠道阶段性的病变。
反流性食管炎是因食道与胃连接部防反流机构障碍而引起的胃或肠内容物反流入食道,从而引起食管炎症的病变。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情志不畅、饮食失调、劳累过度而发病。
中医对于反流性食道炎通常采取辨证施治的方法,根据中医理论将反流性食道炎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情志不畅型 症见胸骨后痛或烧灼,每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重,胃脘及胁胀痛、反酸、食欲不振等。治疗采取疏肝理气、和胃降逆的方法,方选疏肝散:柴胡12克,白芍20克,乌贼骨12克,郁金12克,黄芩12克,川楝子12克,医生在线答疑,元胡15克,制香附12克,苏梗12克,半夏12克,枳壳12克,甘草6克,水煎服。舒肝丸、沉香丸口服。
2、肝郁化热型 症见胸骨后痛或烧灼样疼痛、反酸嗳气、性情急躁易怒、头面燥热、口干口苦、多饮、大便干结、舌红。可采用疏肝清热、和胃降逆治法,方选清肝丸:生地20克,丹皮12克,栀子12克,黄芩12克,泽泻12克,花粉12克,白芍15克,柴胡12克,瓜蒌15克,草决明15克,竹茹12克,黄柏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泻肝丸、珍珠丸口服。
3、脾虚气滞型 症见剑突下或胸骨后隐隐烧灼、胃脘胀满、食欲减退、反酸或泛吐清水、大便不调等。治疗采用健脾理气、温胃降逆的方法,方选理气汤:丁香6克,医生在线答疑,柿蒂15克,苏梗15克,旋覆花12克,枳壳15克,厚朴12克,白术12克,元胡12克,党参15克,茯苓12克,苏梗15克,半夏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沉香丸、建中丸口服。
4、气虚血瘀型 症见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形体消瘦、舌淡暗、舌边有瘀点。以益气养阴、化瘀散结为治法,方选益气化瘀汤:黄精12克,玉竹12克,丹参30克,茯苓15克,太子参15克,浙贝母15克,苏梗12克,柿蒂12克,当归12克,郁金12克,三七粉3克,桃仁10克,元胡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活血丸、逍遥丸口服。
5、脾虚胃热型 症见剑突下灼热、胃脘隐痛胀闷、纳呆、反酸、欲吐清水、嗳气等。以健脾益气、清胃降逆为治法,方选健脾清胃汤: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半夏12克,黄芩12克,元胡15克,大枣12克,干姜10克,黄连10克,炙甘草10克,乌贼骨20克,公英15克,瓦楞子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清胃丸、肠胃丸口服。
反流性食道炎患者餐后应尽量保持直立位或躯干直立,还应注意减轻腹压,避免剧烈的活动,不要穿紧身衣和束腰带。睡前少进热茶或饮料,戒烟,平时限制酒和酸性刺激性食物及糖、巧克力、咖啡等食品。总之,调情志,适寒温,配合适当的治疗,就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张曰广)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