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转化医学基地在枣庄市立医院新城分院正式成立
2016年1月5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转化医学基地”正式建立。该基地由枣庄市立医院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合作共建,设在新城分院,是枣庄及周边地区首家以生物免疫治疗、肿瘤个体化基因检测等为主要业务的综合性诊治中心。
当日下午,枣庄市立医院相继举行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转化医学基地揭牌仪式、精准医学专题学术讲座、西部经济隆起带和省扶贫开发重点区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支撑项目启动仪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詹启敏教授,好医师网,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生物技术国家工程中心副主任姬云博士亲临枣庄出席活动并指导工作。枣庄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峰,副市长赵联冠,市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朱国伟专题听取了基地和项目情况汇报,与詹启敏院士进行了座谈,对市立医院工作给予肯定,好医师网,对项目实施提出了期望,要求各有关部门对基地建设乃至市立医院发展予以大力支持,并诚挚邀请詹院士对枣庄卫生事业发展多予指导和帮助。市政协副主席王宗兰,市卫计委主任马守玉、副主任任怡春等一并陪同。
揭牌仪式由市卫计委主任马守玉主持。枣庄市立医院院长、党委书记杨宗河,詹启敏院士分别致辞;赵联冠副市长作重要讲话,希望市立医院以基地的建立为契机,努力把医院打造成政府放心、群众满意、社会认可的现代化强院、名院;詹启敏院士与赵联冠副市长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转化医学基地”揭牌。随后,詹院士作了精彩的精准医学专题学术讲座。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及薛城区乡镇(街道)卫生院负责人和有关科室专家,市立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负责人、部分医务人员等约300人齐聚新城分院参加揭牌仪式和讲座,一同见证了全市卫生事业及市立医院发展史上的又一光辉时刻,共享了一场丰富的学术盛宴。
转化医学基地开展的生物免疫疗法,是抽取患者少量血液,体外分离出免疫细胞,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体外扩增和诱导,再将这些活性化的免疫细胞回输到患者体内,以此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对癌细胞的杀伤能力。由于这种免疫细胞是活化的自体细胞,应用非常安全,无明显副作用。生物免疫疗法适用于恶性黑色素瘤、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卵巢癌、结直肠癌、肺癌等实体瘤,可以有效防止术后复发,抑制肿瘤恶化,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同日,该院还举行了 “2015年度西部经济隆起带和省扶贫开发重点区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支撑项目”启动仪式。市卫计委主任马守玉主持仪式;市转型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王恒卫宣读项目批复;聘任了詹启敏院士为枣庄市立医院客座教授;市立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后、项目负责人王涛汇报了项目情况;詹启敏院士在讲话中表示,将积极协助市立医院开展项目;赵联冠副市长最后发表讲话,表示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为市立医院发展建设创造条件、提供支持,希望市立医院再接再厉,以医改为契机,以创新为动力,以项目为驱动,进一步加强医院内涵建设,不断提高管理和医疗服务水平。
此前,枣庄市立医院“非小细胞肺癌预后指标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制”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分子分型与个体化诊疗技术”两人才项目入选省委组织部、省发改委、省人社厅组织实施的“2015年度西部经济隆起带和省扶贫开发重点区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支撑项目计划”,是全省较少同时入选两个项目的单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预后指标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制”项目安排省级资助资金50万元,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教授,定期到枣庄市立医院指导该科研项目的实施和肿瘤科、转化医学基地的发展建设,使其及时了解国内外肿瘤诊疗的最新进展,不断提高肿瘤综合治疗水平;同时指导医院项目组开展“非小细胞肺癌预后指标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制”。
转化医学基地的成立,生物免疫治疗、肿瘤个体化基因检测的开展,省级项目的实施,使枣庄市立医院医教研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站上了新的、更高的起点,标志着该院向“强院梦”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必将大大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也为枣庄及周边地区广大肿瘤患者带来了健康新希望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