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子面部小痣恶变成苹果大的肿瘤
原标题:小伙子面部小痣恶变成苹果大的肿瘤
痣多的人,是不是真的就长寿,这个还真没哪个杭城医生敢断言。但是,昨天记者在浙医二院就遇到一名小伙子,小时候左耳垂下方的面腮处就有颗指甲大的红色胎记,一直把它当成痣,结果前两年这个痣疯长,长到了苹果大小,一查是神经纤维瘤。
一颗痣变成一个大肿瘤
今年,肿块已经长得有苹果大,外面的皮肤还红红的,很显眼。在浙江打工的郑先生,带他来杭州看。
当然,手术的风险是很大的,首先这种瘤里面血管极为丰富,术中患者极易大出血,临床上有报道过术中出血死亡的病例。其次,好医师网,耳垂下方的面腮部,分布着5根头发丝粗细的面部神经,如果手术时损伤,患者会出现闭眼困难、嘴角歪斜,甚至会半张脸瘫痪。
幸运的是,手术很顺利,严奉国等专家还在小郑的大腿处取了块皮肤组织,给他移植到了面部。
“有些胎记会慢慢消失,有些痣一辈子都不会变化,但有一部分真的需要警惕。”严奉国医生说。
哪些痣可能有恶变风险?
外形不对称、边缘不规则、颜色不正常
有些黑色素瘤很容易被人当做黑痣,不引起重视。这种瘤的高发人群是30-60岁之间的中老年人,且女性偏多。与国外多发于身体躯干部位不同,中国人的黑色素瘤患者多发于手掌、脚底、头颈部以及会阴部等处。
省肿瘤医院骨软组织外科副主任医师李涛说,“主要是痣被抓、抠之后破损,导致病变。要尽量避免在痣的表面抓、抠、挤,如长在脚底和地面摩擦较多的痣,恶变几率会增高。此外,还要避免痣暴晒在太阳光下。”
估计每个人身上都有痣,有些痣一辈子都好好的,没必要担心。那么,怎样来鉴别那些不好的痣呢?
首先,外形不对称,普通的痣大致是圆形的,奇形怪状的痣应当注意;
第二,边缘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界线不清,色素向四周蔓延,表面粗糙、有皮屑,黑痣高于周围的皮肤;
第三,颜色不正常,黑色素瘤会在棕黄色或棕褐色的基础上掺杂粉红色、白色、蓝黑色,有些黑色素瘤甚至没色素;
第四,直径大于5毫米(差不多铅笔上橡皮头大小)。
另外,当黑痣出现发痒、疼痛、溃疡、感染、出血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检查。
哪些胎记家长需特别注意?
色素痣、白色或暗红色色斑
胎记,在医学上称为“母斑”或“痣”。
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一种胎记就是蒙古斑,这种胎记平坦、光滑,黄种人尤为多见,常出现在宝宝的臀部或腰部,多为淡蓝色、淡灰青色或暗青色斑片,看上去像一片淤青,通常会在学龄前逐渐消失,因此爸爸妈妈不必担心。
血管瘤中的毛细血管瘤和皮下深层的海绵状血管瘤,也是在新生儿身上常见的胎记类型,都是对健康没有什么影响,而
且会随着时间消失,不需要特殊的治疗。
哪些胎记需要特别注意?首当其冲的当然是胎记中的色素痣。多数色素痣生长缓慢,多年不变,家长不必过分担心。但极少数可能会恶变,变成我们前文提到的黑色素瘤。
在新生的宝宝身上,很少会出现白色的胎记,这种不常见的胎记一定要引起父母的注意,医生在线答疑,因为宝宝可能发生抽风、癫痫症,以及智力发展障碍。
宝宝的身上出现暗红色斑,这种斑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由刚出生时的桃红色转变为淡紫色。一旦出现,面积就会比较大,且多出现在面部和颈部。一旦长在宝宝的眼睑上,就会增加患青光眼的风险,需要治疗。
有的家长发现宝宝身上会有大量的类似黑斑花纹的胎记,出现这种胎记父母要注意,宝宝可能会发生智力障碍、癫痫、抽风等疾病,而且女宝宝的发病率高于男宝宝。
原标题:小伙子面部小痣恶变成苹果大的肿瘤
原文链接:
稿源:东方网
作者: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上一篇:鞍山日报电子版-鞍山新闻平台千华网
- :下一篇:红豆杉有毒勿随意泡茶但可用于治疗肿瘤【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