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胃癌发病率占全球四成,提醒注意饮食最好的在线医师网站
据调查,我国35岁以下年青人的胃癌发病率高达6%-11%,比国外高出了三倍还多,且年青人患上胃癌后,恶性程度较高,生存期更短。因此,专家劝说年青人,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同时如果发现胃炎、胃息肉、胃溃疡等都应该积极治疗,这些某种程度上就是胃癌的癌前病变。
?增多!我国胃癌发病率占全球四成
?胃癌在全世界范围是高发恶性肿瘤,在我国更是如此。十年以前胃癌发病在我国排在第一位的,这十年来由于大中城环境污染严重,加上吸烟、汽车尾气等原因,在大中城肺癌已经超过胃癌排在第一位,但是在农村胃癌发病率依然很高。
?不过,令医生们吃惊的是,胃癌发病全世界主要集中在三个国家---中国、韩国和,这三个国家的胃癌加起来占全球三分之二,而我国无论是发病的&数和相对数都是比较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主席、八一医院副院长秦叔逵说,据统计,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占到全世界的42%左右,每年发病40万例;死亡人数超过三分之二,所以,每年由于胃癌而死亡的人数每年在30万左右。
?关于高发病率的原因,专家们做过很多研究,到目前为止还未能找到确切的原因,秦叔逵指出,胃癌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目前为止只能说有一些原因是重要的因素,比如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等,这和我们的饮食习惯存在很大关系,比如我们喜欢吃酸菜、吃霉变的食品,这些食品里的亚硝胺含量比较高,很有可能就是导致胃癌的原因之一。
?年青!只顾打拼不注意饮食
?在我国胃癌患者多,更令人担忧的是,年青人胃癌患者逐渐增多。国外文献报导,青年人胃癌占胃癌总数的2.01%,好医师网,据国内多家医院报导,35岁以下年青人的胃癌发病率已经高达6%-11%,这依然是国外的三倍多。
“在去年,我碰到一个病人,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8月份毕业,9月份就查出胃癌,在今年年初死了。算起来从发病到死亡也就4个月。就这个大学生的原因来说,可以说与不良生活方式紧密相关,他既吸烟又饮酒,而且还格外喜欢吃咸鱼、咸菜,*后出现生命危急时,医生想尽办法抢救也回天无力了。”秦叔逵谈到这个病例的时候,惋惜之情全表现在脸上了。
?为什么患上胃癌的青年人群越来越多?秦叔逵说,绝大多数肿瘤,格外是胃癌主要还是环境因素造成的,环境因素造成占到80%-85%,遗传和其他因素只占到10%-15%。
?年青人常见的可能会引起胃癌的因素有:(1)不良饮食习惯;(2)经常在外就餐,(3)饭菜质量令人担忧,(4)生活不规律。
推荐导读 >> 血尿的鉴别诊断尿毒症可以治疗吗 专业治疗肾脏病医院
?秦叔逵称,年青人正处于奋斗创业时期,离家在外闯荡,没有组建家庭或离家远或工作须要不能按时在家就餐,每餐只能随便对付,医生在线答疑,还有的年青人喜欢吸烟饮酒泡吧,夜生活丰富,经常饮酒喝到吐血,还有的青年人不喜欢吃新奇蔬菜,殊不知新奇蔬菜中的维生素C能阻断亚硝胺在体内的形成。此外,像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的异常增生,活跃的息肉这些病变可能是癌前病变,然而年青人往往对这些疾病不在乎、不重视,未及时进行治疗。
?难治!年青人胃癌恶性度高
?临床上,发现的青年人胃癌多属晚期病例,预后也较差。秦叔逵称,胃癌的均匀生存率晚期是6-9个月,年青人的胃癌情况可能会更糟糕,大概活不过6个月。
?首先,大部分青年人的胃癌消化道症状隐匿、不典型。他们感觉嗳气,胃部不舒适等消化不良现象,往往由于“做胃镜太痛苦”,随便吃些胃药或对症治疗。同时,一些医生对青年人胃癌警惕性也不高,片面以为年青人很少患胃癌,没经过检察就随便下给一个“胃炎”的结论。
?更为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年青人新陈代谢旺盛、肿瘤增殖快、易于早期移动,所以恶性程度很高。据统计,在确诊的青年人胃癌中,分化*差的黏液腺癌占了50%-%,是老年胃癌的3-6倍,这直截影响到青年人胃癌的治疗效果。
?总之,青年人胃癌患者由于就诊晚、肿瘤恶性程度高,手术切除率仅为22%-24.6%,与中老年人相比,预后明显耀差。因此,专家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青年人胃癌死亡率的*要害手段。
?胃癌临床研究有新结果
?胃癌的恶性度高,要改善中晚期胃癌患者的预后,就要完善治疗方案。近日,在举行的“赫领未来”新闻公布会上,专家向媒体公布了一项名为ToGA的三期国际临床研究结果表示,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在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中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化疗,阳性的一个+以上经过治疗生存可以达到13.8个月,而对比组是11个月,延长了2.8个月;但是如果两个+或者三个+,在这样的类型上可以达到16个月。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导读 >> 尿毒症能治吗 专业治疗肾脏病医院 血尿的鉴别办法
(编辑: 哆哆 )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