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以上胃癌高发 市民少食腌熏煎烤炸食品
烟台白石肛肠医院内科病区主任黄杲做客嘉宾访谈室
烟台白石肛肠医院内科病区主任黄杲
大众网烟台7月23日讯 (通讯员 中缘 张晓 丽丽 记者 姚辉) 今天,烟台白石肛肠医院内科病区主任黄杲做客烟台大众网嘉宾访谈室,为广大网友讲解胃癌相关防治知识,提醒市民要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少吃或不吃盐淹食品及烟熏、油炸和烘烤食物,并按时进食,避免暴饮暴食。
中国每年胃癌新发约40万例
市民要少食腌熏煎烤炸食品
胃癌系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危害中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黄主任介绍,中国成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40%-60%,属于胃癌高发国家,且分布地区广泛,以西北地区和东南沿海较为集中,多地散在典型高发区,地区差异明显,死亡率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同时,每年胃癌新发病例约40万例,死亡约35万例,新发和死亡均占全世界胃癌病例的40%。
早期胃癌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有恶心、呕吐或是类似溃疡病的上消化道症状。疼痛与体重减轻是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患者常有较为明确的上消化道症状,如上腹不适、进食后饱胀,医生在线答疑,随着病情进展上腹疼痛加重,食欲下降、乏力。晚期胃癌患者常可出现贫血、消瘦、营养不良甚至恶病质等表现。
黄主任表示,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参与、多步骤演变的复杂病理过程,是人口学因素、生活饮食因素、遗传基因、感染因素和环境因素等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其中,主要危险因素包括人口学因素、遗传因素、感染因素等。同时,高盐饮食、常吃腌熏煎烤炸食品、不吃早餐、饮食不规律、吃饭速度快、暴饮暴食、吃剩饭菜、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是诱发胃癌的高高危因素。
黄主任提醒市民,要想有效预防胃癌发生,要先改变自身不良生活习惯。避免进食粗糙食物,少吃或不吃盐淹食品及烟熏、油炸和烘烤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饮牛奶,按时进食,避免暴饮暴食,进食不宜过快,并不饮烈酒、不抽烟。
40岁以上胃癌发生率显著上升
内镜下活检为诊断胃癌金标准
黄主任表示,胃癌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40岁以下人群发病率较低。多数亚洲国家设定40-45岁为胃癌筛查的起始临界年龄,胃癌高发地区如日本、韩国等胃癌筛查提前至40岁。中国40岁以上人群胃癌发生率显著上升约半数患者可无报警症状,45岁以下患者发生报警症状的比例更低,因此不应因无报警症状而排除筛查对象。同时,约10% 的胃癌表现为家族聚集性,胃癌患者亲属胃癌发病率较无胃癌家族史者高4倍。
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及提高生存率的主要策略。因此,在胃癌高危人群中进行筛查和内镜早诊早治,是改变中国胃癌诊治严峻形势的高效可行途径。黄主任说,“年龄40岁以上的市民只要符合生活在胃癌高发地区;HP感染者;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胃癌患者一级亲属;存在胃癌其它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中任意一项,,都应及时进行筛查。”
黄主任介绍,胃癌的筛查项目大致可以分为血清胃蛋白酶原(PG)检测、胃泌素17(G-17)、上消化道钡餐以及内镜筛查。其中,内镜及内镜下活检是目前诊断胃癌的金标准,尤其是对平坦型和非溃疡性胃癌的检出率高于X线钡餐等方法。采用非侵入性诊断方法筛选出胃癌高风险人群,继而进行有目的的内镜下精查是较为可行的诊断策略。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上一篇:溧水六旬胃癌老人舍身勇救落水者
- :下一篇:养生须知:防胃癌必吃四类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