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垃圾燃烧点几乎遍布全市 什么人在焚烧?
今年上半年,海口共接处“焚烧垃圾”事件494起,
燃烧点几乎遍布全市——
垃圾焚烧乱象五问
政协议案
提交半年无下文
海口乱烧垃圾现象令人触目惊心,据海口数字城管系统提供的数据,今年上半年该市群众投诉及巡查员发现的垃圾焚烧点多达400多个。图为相对集中的主要焚烧点。制图\杨薇
乱烧垃圾所产生的恶臭,眼下成为海南医学院城西校区近3万名师生的梦魇。有外地学生实在忍不住了,找到海南医学院中医学院院长杨世忠,不解地问:
“海南环境那么好,我们都是慕名考到海南上学的,怎么会有人天天烧垃圾呢?这是海南当地的习惯吗?”
学生们被乱烧垃圾的现象困扰,杨世忠又何尝不是如此。今年61岁的他,作为教授主任医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放弃家乡吉林待遇更优厚的工作,也没去北京和子女在一起,而是选择海南作为自己工作和养老的地方,正是看中了海南优良的气候和空气环境,没想到却遭遇乱烧垃圾的侵扰。
海医学院中医学院副院长王家辉也深受其害,有时他坐在办公室里给人看病,烧垃圾的臭味就传了进来,于是除了病情,探讨焚烧垃圾的危害也成了他和病人经常交流的话题。
由于学生对此事反响强烈,杨世忠曾发动海医几十名学生多次去学校附近寻找污染源头,大多时候只是发现燃烧着的垃圾堆,却找不到点火的人。
今年1月,同时身为政协委员的杨世忠、王家辉向政协海南省六届一次会议提交了《关于海南医学院、海南大学城西校区周边垃圾随意焚烧处理的建议》的议案,希望能引起有关方面重视。
6月25日,杨世忠告诉记者,“议案虽然交上去了,但至今也没有下文。”
哪些地点在焚烧垃圾?
两位政协委员提到的焚烧垃圾现象,在海口并非偶然。
6月24日晚9点20分,海口椰海大道海马二横路口,记者看到,一个正熊熊燃烧的垃圾堆在空旷的夜空下格外显眼。火堆周围一个人影也无,“纵火者”早已消失不见,周围是连片的物流公司,一辆运输车就停在距火堆三四米的地方。
垃圾堆火势很旺。记者走近发现,火堆里面有包装箱、塑料制品等等,一股刺鼻的气味飘出,烟雾笼罩在整个路口。转过街角,又一个正在燃烧的垃圾堆赫然出现,过火面积更大,一大片区域被笼罩在烟尘之中,浓厚的刺鼻气味扑面而来,过往车辆纷纷摇上车窗,避躲不及。
来自海口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监督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截至6月21日,海口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共接到公众举报、巡查员上报以及12345转办的有关“焚烧垃圾”事件达494起。
为了看清海口市随意焚烧垃圾的现象发生在哪些地区,记者将这494起事件中的多发地点,好医师网,用红笔一一标记在海口市区地图上。这张示意图,直观地反映了海口市今年上半年随意焚烧垃圾事件的主要分布——
相对于周边地区,海口市主城中心区焚烧垃圾的情况相对较少,多集中在一些城中村或是破产的厂房宿舍区。而越往外围,市民反映的随意焚烧垃圾的现象就越突出,尤其是在城乡结合地区,成为随意焚烧垃圾的重灾区。
具体而言,秀英区秀英大道、丘海大道沿线以及往西包括西海岸部分地区,都有市民反映乱烧垃圾的问题。
龙华区集中在南部的郊区和城乡结合地区,南海大道和椰海大道之间,包括城西的学院路、金盘工业园、丁村、保税区等地,直至龙昆南延长线的一块区域内,都是龙华区城管执法人员的重点巡查地区。此外,文华路附近也是市民反映问题较多的区域。
美兰区则集中在海甸岛西线及北部一带,沿碧海大道分布,由于海甸岛是生活密集区,外地居住人口较多,反映问题的人也多,在上半年有记录的494起焚烧垃圾事件中,美兰区就有214起,占了将近一半。
琼山区的随意焚烧垃圾地点多分布在南渡江沿线空地上,尤其是一些建筑工地,在府城等一些人口居住密集地区的个别职校也成为居民投诉的焦点。
什么人在焚烧垃圾?
周峰是海口市龙华区城管行政执法大队二环中队的中队长,他所在的中队专门负责处理龙华区内发生的随意焚烧垃圾事件。
凭他的经验,随意焚烧垃圾的主要是城乡结合地区的农民,也包括有此习惯的市民,废品收购站人员,仓储物流的经营者以及建筑装修这几类人。
周峰告诉记者,在海南广大农村地区,通过焚烧来处理垃圾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而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和扩张,在城郊结合部地区的一些居民实际上还保留这样的生活习惯。
城管队员发现烧生活垃圾的经常是一些老人,被抓到现场后不仅不认错,反倒认为自己做的是好事,“垃圾不烧那还要怎么处理?”
在海口数字城管系统内,市民投诉、巡查员查处的400多个垃圾焚烧点中,有相当一部分紧靠各大小区和居民密集区,投诉中所诉的焚烧物有:泡沫塑料、塑料袋、废旧电线等。一些居民反映,其中还包括建筑材料、饮料瓶、残羹剩饭、树叶等。
6月26日上午,记者在海甸岛海天学校对面的安置小区,发现一起焚烧垃圾事件,此次的主角却是小区物业的清理人员。在墙外,记者就远远望见墙内侧浓烟滚滚。火堆旁并没有清洁工人看守,小区居民83岁的老人韩雄光显得异常激动,不断用拐杖指着火堆大声用海南话喊话。
老人愤怒地说,小区物业做的太过分,经常烧,烟味呛人,让人受不了,“应该曝光!”
对此,该小区物业主任助理杜秀群则觉得有点委屈,“我们一个月也就烧两次,烧的是树叶,也就是烧的过程中产生烟,不会有啥危害。”
焚烧规模最大、最频繁的,当属城郊地区和城乡结合部的废品收购点。
记者从海口城管部门了解到,在这些地点,仓储物流经营者、建筑装修工人经常会把无用的废料直接烧掉,而废品收购站则是把能卖钱的部分留下来,其他的统统一烧了之。
秀英区海秀镇白水塘路附近一家废品收购站就多次被居民举报在夜间经常焚烧垃圾,产生的浓烟严重污染环境,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及休息。
为什么要焚烧垃圾?
焚烧垃圾除了陋习所致,是否还另有原因?
海口城管执法人员调查发现,大多废品收购站需要将回收的部分废品进行再加工生产,烧垃圾就是对需要加工的废品进行熔化的一个过程。这一熔化过程,就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城管人员惯常的做法,一是建议环保部门处理,改造废品收购站生产环境,或是将废品收购站搬迁,此外似乎也别无良策。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上一篇:如何防治肉鸽呼吸道病
- :下一篇:江苏南通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