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巧治咽喉炎好医师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医讯
丝瓜巧治咽喉炎2013-07-18 11:14:09 来源:老中医养生网
丝瓜为葫芦得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鲜嫩果实,又称吊瓜,原产于南洋,明代引种到我国,成为人们常吃的蔬菜。丝瓜的药用价值最高,全身都可入药。丝瓜所含各类营养在瓜类食品中较高,所含皂甙类物质、丝瓜苦味质、黏液质、木胶、瓜氨酸、木聚糖和干扰素等格外物质具有一定的格外作用。
丝瓜中含防止皮肤老化的B族维生素,增白皮肤的维生素C等成分,能爱护皮肤、消除斑块,使皮肤雪白、细嫩,是不可多得的美容佳品,故丝瓜汁“美人水”之称。女性多吃丝瓜还对调理月经不顺有帮助。
咽喉炎:嫩丝瓜洗净捣烂挤汁,加入适量白糖。逐日1匙,天天3次。
小百科:咽喉炎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疾病,可分为急性咽喉炎和慢性咽喉炎两种。急性咽炎常为引起,其次为细菌所致。慢性咽炎主要是由于急性咽炎治疗不彻底而反复发作,转为慢性,,或是由于患各种鼻病,鼻窍堵塞,长期张口呼吸,以及物理、化学因素、颈部放射治疗等经常刺激咽部所致。
风寒咳嗽:丝瓜自焙干,研成细末,炼蜜为丸,每次9克,天天3次。
小百科:风寒咳嗽,风寒犯肺,肺失宣肃,则见咳嗽频作,痰稀色白,鼻塞流清涕,咽痒声重;风寒外束,腠理闭塞,则恶寒无汗,头身疼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指纹浮红为风寒表证之征。
痢疾:丝瓜根,茎,叶均可,洗净后捣烂挤汁每次服2匙,天天3次。
小百科: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冷、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粘液脓血样大便。中毒型菌痢起病急骤、忽然高热、反复惊厥、嗜睡、昏迷、迅速发生循环衰竭和呼吸衰竭,而肠道症状轻或缺如,病情凶险。菌痢常年散发,夏秋多见,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有有效的抗菌药治疗,治愈率高。疗效欠佳或慢性变多是由于未经正规治疗、未及时治疗、使用药物不当或耐药菌株感染。
过敏性哮喘
推荐导读 >> 雨水节气到,羊肉狗肉要吃少
方法1:丝瓜藤洗净捣烂挤汁,每次服1匙,天天3次。
方法2:生小丝瓜2条,切断,放砂锅内煮烂,取浓汁150毫升服,逐日3次。
小百科:过敏性哮喘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疾病,多在婴幼儿期发病,如果忽视治疗,可以伴随终身。大部分哮喘患者都存在过敏现象或者有过敏性鼻炎,有过敏性鼻炎的哮喘患者发病前兆会有打喷嚏、流鼻涕、鼻痒、眼痒、流泪等症状。由于症状与呼吸道感染或炎症相似,大人缺乏相关知识,往往在早期忽视治疗,也极有可能被误诊。
神经痛:把丝瓜汁温热后饮下,用量根据症状而定,逐日100毫升左右,或者用丝瓜叶茎捣烂挤汁涂抹患部,也有疗效。
小百科:神经痛是神经科常见症状之一,此种疼痛是指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条件下而感到的疼痛,又称为自发痛。病因不明者称为原发性神经痛,有明确病因者称继发性(或症状性)神经痛。
疖肿:鲜丝瓜1个,捣烂后敷在患处,然后再用纱布包扎,天天换药1次。
小百科:疖肿是一种化脓性毛囊及毛囊深部四面组织的感染。疖肿可能由细菌感染、空气或食品过敏、生活压力、卫生不食、生病、反抗力差、某些药物、吃过多垃圾食品、伤口感染、血液中毒、或甲状腺毛病等因素引起。它既痛且不雅,有时还会留下疤痕,间或甚至有危急性。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好医师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导读 >> 五道食疗丰胸餐,快速丰胸又美味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