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常做这动作一生不得癌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正以每年约3%的速度迅速增长,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已经上升到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
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发病年轻化,医院一位乳腺癌患者16岁,一位患者仅15岁。国外也有特殊个案,加拿大多伦多市2009年诊断出年仅3岁的女童患乳腺癌。30岁以上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开始增加,40-49岁到了高峰年龄,比西方妇女早了10-15年。
年轻妇女患上乳腺癌,往往影响到患者的社交活动,甚至危及夫妻感情,家庭和睦,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丧失生活信心,在临床上也曾发现由此产生轻生念头的个案。
由此,防治乳腺癌已迫在眉睫,同时,乳腺癌患者也需要得到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关爱。
运动能防癌
“生命在于运动”逐渐被人们所证明,广泛受到接纳,并奉为信条。
有研究指出,如果女性在青春期及刚成年后多运动,她们在围绝经期患乳腺癌的概率比那些久坐不爱运动的女性低23%,患乳腺癌风险最低的女性,平均每周运动时间为3小时15分钟,运动方式以跑步为主。中年女性在更年期过后多运动,可以减少乳腺癌的发病概率。12岁至22岁,是女性运动效果最佳时间段,专家建议女性锻炼时采取跑步、走步等多种方式。如果女性每天快速走30分钟,不仅有助于减肥,还可以降低患乳腺癌的危险。
居家有氧运动治疗对乳腺癌门诊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有治疗作用。癌因性疲乏是癌症患者经过长期的放化疗治疗而引起的紧张和痛苦等一系列主观感觉,包括身体虚弱、注意力不集中、活动无耐力、兴趣减少等。结合患者的个别情况,为患者制订有针对性的有氧运动方案。有科学性、计划性地进行康复治疗,采取适合患者运动的内容、时间、强度、频率,注意各种事项并预防并发症和意外的发生。运动形式可以采取步行、爬行、骑车等,运动时间控制为20-30分钟/次,运动频率控制为每周3-5次,医生在线答疑,持续运动8周。
研究证明:居家有氧运动可以大幅减少能量的消耗,进而提高机体的躯体技能,达到减缓疲乏的目的。还可安抚患者情感的效果,有效减轻其负性情绪,从心理上减轻患者对疲乏症状控制的无助感。
动静结合,心身俱练
中医学十分重视运动对防治疾病的重要作用,反对静而不动。《黄帝内经》指出:“久视伤血,久坐伤肉,久卧伤气。”古代大医学家华佗创编“五禽戏”教人健身。历代医家留下许多健身功法,如太极拳、八段锦、八卦拳、导引功等。
中医认识到运动对健康的作用,但更注重动静相结合,身心俱练。练太极拳外动在调身,心静在调息、调心,身心双修。现代多项研究已经证明,太极拳能通过调节机体免疫机制,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陶冶了性情,太极拳柔和、轻灵、也文雅,很适合癌症患者康复期选用。
女性养生导引功是专家在中医养生导引理论指导下,结合自己数十年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经验,以及自己的养生方法,针对女性乳房疾病的发生、发展、生理及病理特点,为女性患者度身定做的。功法通过调息、调心、调身相结合,配合按摩以运行气血,畅通经络,协调脏腑,活动筋骨,强身壮体,保健乳房。
运动防癌,因人而异
人的健康状态、体质乃至性格、爱好、致病因素等各有所不同,因此选择的运动方式首先要适合自己。此外,有兴趣才能开心,长期的郁怒、悲伤、思虑等不良情绪是乳腺癌患者致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自己有兴趣的运动方式也容易持之以恒。
运动要适度,国内外研究结果都表明,长时间过度运动可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还可出现关节炎、青少年贫血、妇女月经失调等,甚至可能加速人体衰老。
专家建议,运动心率控制在(170-年龄),身体出微汗即可,第二天醒来后,精神良好,,不觉得累为佳。每天运动30-60分钟,每周5天,以下午或傍晚为宜。
科学研究已经证实,大多数癌症的病因与生活方式有关。有研究者指出,77%的癌症根源在于生活方式,而遗传和环境只占到14%和9%。因此,每个人都应学会主动截断致癌的危险因素。近日,有专家刊文指出,8种生活方式有助于人们远离癌症。
盯住体重指数。研究显示,约49%的子宫内膜癌、35%的食道癌、28%的胰腺癌都是肥胖惹的祸,脂肪细胞可能会间接促进癌细胞生长。专家建议,肥胖人群应少吃多动、减少脂肪和糖的摄入、每天运动,控制体重。
适时生育,选择母乳喂养。女性一生中如有一次完整孕育过程,能增加10年免疫力,患卵巢癌、乳腺癌等妇科肿瘤的风险将大大降低。母乳喂养也有类似作用。专家指出,女性最佳生育年龄是25岁~33岁。
找到情绪宣泄渠道。坏情绪是癌症的向导,压抑、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可使免疫系统识别、消灭癌细胞的功能大打折扣,因此容易患癌。专家建议,生活中要尽量保持身心放松,找到健康的情绪宣泄途径,排解不良情绪。
每天都出点汗。运动是最经济实惠的防癌方法。研究显示,经常锻炼的人患肺癌风险可降低68%,患结直肠癌风险直降38%。专家建议,每天有氧运动最好,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不要运动过猛。
新鲜果蔬不能少。蔬菜和水果能降低口腔、咽喉、食管、肺、胃、结直肠等癌症的危险性。新鲜果蔬富含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可使细胞免受损伤,减少突变。专家建议,成人每天应吃300克~500克蔬菜,深色蔬菜最好占到一半;水果200克~400克。
多吃鸡、鱼肉。研究显示,吃红肉多的人患肺癌风险增加16%;过量摄入红肉会导致女性乳腺癌风险增加22%。专家建议,人们应该限制红肉的摄入,并尝试用禽肉、水产品等“白肉”取代,尤其要多吃水产品。
每天喝绿茶。喝茶有助于防癌早已得到证实,喝茶可有效预防肺癌、肝癌、食道癌、口腔癌等癌症。专家建议,人们应养成每天喝2~3杯绿茶的习惯,但必须注意茶水不要太浓太烫。
戒烟限酒减盐。研究显示,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酒精肝、肝硬化,之后肝癌就会找上门来。越爱吃咸的地区,胃癌发病率越高。专家建议,吸烟者最好立即戒酒。男性饮酒每天不应超过20克~30克,女性别超10克~15克。饮食上最好清淡,每天每人吃盐别超5克。
女性防癌症别忽略15个细节
很多年轻人总以为自己年轻,底子好,癌症什么的都跟自己没有关系。但越来越多的案例告诉我们,防癌,应该从现在做起。根据美国“WebMD”报导,下面这15个身体发出的小警讯,或许是可能罹患癌症的前兆,女性朋友一定要警惕。
1.消化不良
在怀孕期间或许多少会有点消化方面的问题,可能是便秘或拉肚子等,但是若毫无缘由地长期消化不良,就要注意可能与食道、胃部或喉咙的癌症病变有关。
2.乳房异常变化
预防乳癌就要靠平时女性自我乳房检查,不过除了摸起来有无肿块之外,如果乳房表面皮肤变厚,或是变偏红,有可能也是少见但易恶化的乳癌徵兆。另外,乳头如果在非泌乳期间流出不明液体也要小心,最好前往医院做检查。
3.月经以外的期间不明流血
女性有时会将下体不明出血误以为是经期来潮,但若非生理期正常排血,就要小心是否为胃肠道出问题,或是妇癌之一的子宫内膜癌的徵兆,有4分之3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都有不明出血的症状。
4.不明原因出血
上厕所时竟然见血!不管是血尿或血便,当不该流血的地方流血,就要注意了,如果不是屁股长痔疮,那就要小心与膀胱癌、大肠癌密切相关,最好前往医院照大肠镜或尿液检测。另外咳嗽咳出血更不用说,明显是体内健康恶化的象征。
5.不明原因体重下降
不明原因体重下降
虽然大部分的女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再瘦一点,但是如果在什么都没做的情况下,体重莫名下降,一个月下降4公斤以上,就要小心可能是甲状腺亢进所致,虽然转变成甲状腺癌的机率十分低,但最好还是前往医院做进一步诊治。
6.频繁打嗝
有些人或许会有吃饱饭后打嗝的习惯,但别小看这个身体症状,如果突然开始每天打嗝并持续几个星期以上,可能与卵巢癌有关。卵巢癌相关徵兆还包括骨盆腔疼痛、肚子痛、没吃东西很快就饱等。
7.皮肤异常变化
大多数人都知道,如果皮肤突然冒出痣,很有可能是癌症病变,如果痣特别大颗或是甚至有出血的问题,可能与皮肤癌有相关。
8.吞咽困难
吃东西时发现喉咙紧涩、吞咽困难,且就算吃软、稀的食物也一样,那可能与胃肠道有关,例如食道癌就常有这类前兆出现。
9.发高烧
除去感冒或其他感染原因不管,当癌细胞扩散到别的地方时,通常会让身体出现发烧症状,例如像是血癌与淋巴癌,就有可能会有发烧的前兆。
10.容易感觉疲劳
疲劳的定义每个人都不太一样,因此也是一种难以被判别的模糊前兆,当癌细胞在体内逐渐活跃,身体就会发出疲劳、免疫力下降的讯号。血癌、大肠癌或胃癌,都可能与身体疲劳有关连。
11.腹部疼痛、情绪忧郁
情绪低落不只是与神经系统有关,可能还与癌症有所关连,再加上长期有腹痛问题的话,可能与胰腺癌有关。
12.嘴部的异常变化
如果是有长期吸烟习惯的人,更要注意这一点,如果舌头内出现白点或是口腔有白斑,根据美国癌症学会指出,可能是初期口腔癌的症状。
13.特定部位不明疼痛
感到特定部位的疼痛,对多数人来说,只要不会影响到日常生活,多半会抱着忍忍就过的心态,但最好别对异常疼痛大意,如果非运动或坐姿不良等造成的酸痛,而是长期肚子痛、头痛等问题,也被推测与初期癌症可能相关。
14.淋巴结异常、脖子肿胀
脖子莫名其妙变粗?腋下摸到肿块?在淋巴腺分泌较密集的地方,也越容易出现跟淋巴癌相关的症状,如果长达1个月都没有好转情形,就应前往医院就诊,医师会进行活体切片检查。
15.持续性咳嗽
一般感冒最难痊愈的就是咳嗽,有可能拖了很久都还好不了,但如果在没有其他疾病症状的情况下,咳嗽持续3到4周以上都没有好转迹象,就要注意肺部与喉咙是否有病变。
来源:三九养生堂
责任编辑:腊梅
推荐阅读:欢迎关注食品商务网微博, 聚焦进口食品、休闲食品、红酒、白酒、乳品、食品机械、食品添加剂、饮料、保健食品等最新行业大事件!网址: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 :上一篇:新版防治乙肝丙肝指南发布
- :下一篇:养生食疗要知道 吃血真的可以补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