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冬病夏治”正当时好医师网24小时在线答疑
7月13日起正式进入三伏,因为台风“苏力”的影响,气温有所下降,但是,台风过后伴随着三伏天的到来,高温天气将继续肆虐,对于一些人来说,正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截至目前,好医师网,县中医院已为500多位市民提供“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
宝宝体弱多感冒,不妨夏天预防在先
咳嗽、哮喘、过敏的病人在往年的冬病夏治中占最多,这其中小孩子比例也不少。大部分小朋友,因为冬天有哮喘、经常感冒,开始接触冬病夏治。医师介绍,小孩子,一年感冒二三次是正常的,但有的小孩子,一个月1次,甚至2次,有些甚至是每周1次,还会出现肺炎、支气管炎,这样的体质就太弱了。
“小孩子的呼吸道疾病,跟气候、环境有关,但根本原因是小孩子免疫功能不完善。”县中医院康复科主任俞光平说,提高免疫力才能做到有效控制,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依据的就是这个原理。
省立同德医院曾追踪过2000例哮喘患儿,坚持3年冬病夏治,90%孩子复发次数明显减少。
研究认为,冬病夏治对气喘及过敏性鼻炎的改善率可达到八成以上,相关的医学报告已经发表在权威医学杂志上。
这痛那痛———膏药贴敷来消痛
在每年来冬病夏治的患者中,不少是各种关节痛。一类是各种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就是俗称的风湿免疫性疾病。属于中医中的“痹症”,是因风寒湿外邪侵袭关节,致使气血运行不畅,而导致关节肿胀酸痛、屈伸不利或畸形,该病一般在冬春和秋冬交替时期较重,医生在线答疑,而在夏季较轻。在临床上,患者可在每年夏季趁其发作缓慢,辨证施治。中医认为,大伏天,皮肤腠理疏松,此时,如果采用一些扶正固本的药物进行治疗,结合针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给药,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还有一类更常见,就是办公室“三大件”:颈、肩、腰。柴晓峰主任介绍,办公室一族颈肩腰痛,刚开始一般是单纯性劳损,时间一久,再加上风寒,就出现一些寒性特征。“单纯性关节疼痛用冬病夏治,效果未必会明显;但如果属于虚寒性的,进行冬病夏治,效果很好。”县中医院针灸科主任柴晓峰说。如何判断是否属于虚寒性,很简单,风一吹就疼,空调房间里不舒服,冬天比夏天严重,大概就能判断是虚寒性的。
此外,医生介绍,除虚寒性关节痛,颈肩腰背痛,经常头痛、失眠、体力不支、免疫力低下等一些亚健康人群,也可以试试冬病夏治,在三伏天进行穴位贴敷,疏通经络,借助夏天旺盛的阳气,把体内某些阴寒赶出去,改善体质。
脾胃虚寒性胃痛、腹痛、腹泻、便秘等
穴位贴敷来帮忙
明代中医学家张景岳说,“三焦痛症因寒者十居八九”。他认为,寒则凝、温则通,胃肠道疾病以虚寒症为多。平时怕冷、口淡不想喝水、冬天四肢冰凉、胃口不好、常感疲倦无力,容易腹泻的,多数为脾胃虚寒之人。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便秘、慢性腹泻等中医辩证为脾胃虚寒(含脾胃虚弱)型。而这类人群冬病夏治效果比较好。
这类疾病本在寒冷的冬季发病多,但现代人生活方式改变,如贪食冷饮,常待空调房等,导致当前这类疾病在夏季也常发。这类病人经针灸、穴位敷贴治疗,可激发正气、培补阳气、温通经络,不仅可及时缓解症状,还对身体的本质起到调整作用,从而起到根本性的治疗。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 :上一篇:“天灸疗法”是否人人皆宜?好医师网
- :下一篇:四川肠胃病专科医院哪个好好医师网24小时在线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