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鹰”翱翔,守卫南海上空
新闻本埠
“雄鹰”翱翔,守卫南海上空2013-08-01 10:03:38
直升机配合特战队员进行滑降训练。
飞行员驾驶直升机进行夜航训练。
战士推开机库大门,“雄鹰”翱翔海天。
——探访南航部队某飞行团背后的故事见习记者 符丹露 通讯员 高宏伟 千昊磊 /文 本报记者 翁叶俊 /图
近几年,南航部队某飞行团在圆满完成各类训练和重大演习任务的同时,不断加强“海上救护”能力建设,多次出色完成各类急难险重救护任务,得到了上级和驻地人民群众的充分褒扬。为一睹这群搜救“雄鹰”真容,记者在八一前夕走进他们、了解了他们背后的故事。
矗立南海之滨,注视浩瀚大海,俯瞰碧波荡漾,静听层浪合鸣,驻扎在三亚的南航部队某飞行团已经守望这片海30余年。
30年来,他们多次执行亚丁湾护航、南沙补给、博鳌安保等各类重大任务,先后涌现出了全国防汛抗旱先进个人郭庆新、全军优秀指挥军官邵景山、全军优秀共产党员雷声等先进典型。由于在6个批次的亚丁湾护航中成绩突出,该团还在今年5月荣立集体二等功。
惊心动魄:
首次雨夜飞赴西沙救护
从无到有,这个飞行团队创造了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在西沙、南沙岛礁着落,第一次开辟西沙航线,第一次海上救难……今年1月,他们再次创造了复杂条件下,直升机冒雨夜飞西沙的第一次——紧急救助突发急性胰腺炎的某水警区坦克连一名中士车长。
“当时接到命令,要求立即出发。但说实话,心中还是有点忐忑的。从没飞过雨夜,心里没底。”有着20多年飞行经验、担任这次紧急转运病员任务的该团参谋长、机长焦振军介绍,他曾多次经历夜间救助,但复杂条件下夜航转运还属首次。当时的西沙某机场夜航设施不完善,不具备夜间降落的保障能力,使任务难度又增加了一层。但抢救生命刻不容缓,他们仍毅然决然出发了。
“就如同从市区开车驶向郊外,越来越黑,越来越静。”焦振军介绍,刚开始起飞时,除了正常的工作交流,机组间还会简单的交谈,相互打气。随着飞机逐渐驶入黑夜,气氛也凝重起来,只剩下飞机的轰鸣。焦振军更加全神贯注地工作,紧盯各项数据显示,不时与地面塔台保持联系,机组其余成员则默默地执行份内的工作。
“飞行几百公里,其中有与三亚、西沙都联系不到的通信‘盲区’,飞行面对的所有情况只能依靠飞行员的预判和经验。”焦振军说,怕就怕天气多变飞机进入雷雨区,因为大雨会把机上的胶条打开,飞机就会产生颤动。如果遇上雷电,那就是要命的事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所幸天公作美,沿途未遇上雷雨,飞机平安抵达西沙。西沙某机场的官兵们用应急灯、探照灯两排摆开,搭建了一个临时着陆场,引导着焦振军驾驶的直升机平稳降落。随机抵达的医护人员随后对病人进行了紧急处理,待病情稍一稳定,承载着患者生命希望的“雄鹰”再次升空,冒着恶劣气象条件冲入黑夜。病人最终在最短时间内运抵三亚,得到了及时救治。据西沙医院院长孙忠明介绍,胰腺炎如不及时处置,容易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多种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又是一次成功的“无脚本”飞行,这不仅是一次对个人的考验,同时也是对生命的挑战。谈起现在的工作,焦振军说:“什么职业都得有人做,执行飞行救护任务虽然有危险,但是这是一份值得自豪的职业。”他说,当第一次在飞行学院驾驶飞机飞向蓝天时,他就暗下决心,誓做一名优秀的飞行员。而今,他做到了,10余次的救助任务,他已经成功救助了10余人。
焦振军说,他最大的财富,是他20多本的飞行计划和总结,因为“这不仅是飞行教案,更是鲜活的案例。”因为这笔财富,他用3年的时间就带出20多名新飞行员。聆听过焦振军授课的人,都会记住他反复强调的一句话:一定要诚实。“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是什么就是什么,容不得半点虚假!因为任务中的一点差错都有可能让机组付出生命的代价。而作为执行救护任务的飞行员,还可能让等待救护的人也付出生命。”焦振军严肃地说。
默默付出:
他们守护“战鹰”展翅
飞行救护,冲在前面的也许是飞行员和救护员,他们也最容易进入大众的视线。然而执行飞行救护的是一个团队,更多的人却“藏”在幕后,“躲”在聚光灯照不到的地方,为圆满完成每一次南海生命救护任务默默地辛勤付出着、奉献着……
27岁的遇传琦2009年来到部队。作为一名机械师,“责任重大”四个字,是他的切身体会,也是对机械师岗位的最好诠释。机械师负责整架飞机的维护、检查、维修、排故、清洁,可以毫不客气地称作地面上的“一机之主”。今年4月,因为发现重大故障隐患,遇传琦刚荣立二等功,这项荣誉是对一名机械师巨大肯定,以致获此殊荣的人在海军航空兵里屈指可数。
“虽然声音不大,但听着翼桨声音就是感觉不对。凭经验觉得可能问题出在翼尖里面,进行分解后发现配重块松动了。”遇传琦回忆,那天是在机械日检查时发现了这个隐患,如果是在进厂定期检查前出问题,小则损坏旋翼、打坏尾桨叶,如果飞机在高空飞行时,主桨叶高速旋转,配重块在翼尖罩内产生重大撞击,有可能瞬间脱落,导致旋翼重心偏离,锥体失稳或飞溅打坏尾桨叶,严重危及飞机和飞行员生命安全。
作为一线的机务兵,他们一手托着国家巨额财产,一手托着战友生命。机务维护如此重要,各种名称的检查就成了他们代名词。由于其中一大部分工作围绕飞行进行,除了训练还有紧急任务,“全天候随时待命”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
因为常在露天的停机坪上做飞机检查维护,来自辽宁的遇传琦皮肤黝黑,和三亚渔民肤色相近。大热天里,他依旧穿着长袖的工作服,问起原由才得知是为了防烫伤。“飞行时发动机700多度,降落停一会儿后也差不多400度,我们飞行后进行检查,长袖可以挡一挡高温,遇传琦说:这都只是些小问题。
而对于遇传琦而言,工作的真正难度在于排故。“有些故障不是一个地方,很可能是一个系统问题,维修就比较困难!”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上一篇:高脂饮食 令胆结石高发
- :下一篇:健康养生:养生之三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