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烟20年才能把危害降到最低好医师网
扬州网讯 昨天是第26个世界无烟日。记者来到市一院西区医院戒烟门诊,跟随呼吸内科专家陶玉坚,感受烟民疾苦。
记者发现,对于吸烟的危害,绝大多数人都略知一二,但是,作为烟民,好医师网,很多人明明已有各种症状,依然幻想着自己是个幸运儿,“有些人又抽烟又喝酒,还活到80多岁呢!”
陶玉坚说,个体化差异确实存在,但是,总体来说,吸烟的危害是普遍存在的,不要有侥幸心理。
门诊:40岁女烟民来戒烟
第一位前来戒烟的竟是一位女士,40岁左右,打扮光鲜时尚。
陶玉坚仔细打量了一番。“西医看病,也讲究观察,我们观察烟民,往往会看他的牙齿,看他的唇色,看他的手指颜色等。烟民的特征一般都很明显。”但是,这位女士的特征并不突出。
没想到,她可是位老烟民。“几乎一天一包,年轻时就开始抽,差不多20年了。”她最近总是咳嗽,还胸闷气喘。看过医生,说是吸烟引起的,于是,她决定来戒烟。
“你的吸烟指数很高啊,达到400年支了,这可是一条警戒线!”
陶玉坚说,吸烟指数=日吸烟根数×吸烟年数。如日吸烟20支/天×吸烟年数20年=400年支。一般来说,吸烟指数超过400年支就是一个危险信号,这类抽烟者是患有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炎、肺癌等疾病的高危人群。
之后,陶玉坚又给她做了尼古丁依赖检测表。评分大于7分,属于尼古丁重度依赖。“你目前最好开始戒烟,并且需要辅助药物来配合。你的气管可能已经发炎,这样长期抽烟刺激,对身体非常不好。”
现象:被动戒烟者增多
“陶主任,我要戒烟!”42岁的陈祥一进门诊就说要戒烟。
“不错呀,你吸烟史多长?因为什么而想戒烟啊?”陶玉坚乐呵呵地问。
陈祥一脸苦色:“我抽烟十多年了,我老婆一直反对我抽烟,以前也为这个吵过不少次。连我女儿也说,我年纪慢慢大了,应该戒烟了。这不,坳不过她们,我就主动来了。”
另一位等待门诊的男士也插嘴道:“我也是主动想来戒烟的。前阵子,我一个长期抽烟的邻居查出了肺癌晚期,我觉得太危险了,觉得还是戒掉的好。”
陶玉坚不住地摇头:“你们都是迫于家人的压力或是受活生生病例的刺激才想到戒烟,这哪是主动,这叫被动戒烟。”
陶玉坚分析认为,目前选择戒烟的人正逐渐增多,可其中大部分都是被动戒烟,这群人受3个因素影响:一是身体症状所迫;二是亲人的劝说和压力;三是受周围抽烟人得重病例子的刺激。
提醒:为健康需戒烟达20年
“现在人们对吸烟的危害,都重视了,但是,真正主动来戒烟的很少。”陶玉坚说,相反,在门诊上,如果劝一位患者戒烟,被拒绝的可能性很高。“他们会举出身边的一些例子,如谁谁谁不抽烟不喝酒,很年轻就去世了,又谁谁谁,既抽烟又喝酒,却很长寿。”
对此,陶玉坚说,个体化差异确实存在,但是,吸烟带来的危害却是共识,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有统计显示,每抽一支烟,人就要减少5分50秒的寿命。还有,不少老烟民好不容易决定戒烟了,但是,一戒烟,就出现口腔溃疡,或是食欲大增、体重大增等情况。因此,好医师网,决定复吸。
“这其实是给自己复吸找借口。”他说,人一旦养成某种习惯,想戒掉,必然带来阵痛,因此,必须要有决心。
另外,短期戒烟或是时断时续的戒烟是没有成效的。“我遇到很多病人,一看就是烟民,问他每天抽多少,他说我不抽烟啊,再问,他说,最近一个多礼拜,或是一个多月没抽了。”
陶玉坚说,这种想法都是错误的,吸烟的习惯一旦养成,绝非短短几个月戒烟,就能消除其危害的。“我们的说法叫,戒烟持续20年以上,吸烟带来的危害才能降到最低。”
记者苏扬实习生王诗韵通讯员市一萱
责任编辑:戴燕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