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并非人人都适宜好医师网24小时在线答疑
中国江苏网6月21日讯 随着气温的上升,又到了冬病夏治的好时机。昨天,江苏省中医院今夏的冬病夏治正式启动。虽然冬病夏治对很多冬天容易加重发作的慢性病患者效果挺不错,但该院门诊部主任邵铭指出,并非人人都适合冬病夏治,比如发烧、肺炎、糖尿病等患者都不能尝试。
所谓冬病夏治,其实就是利用春夏养阳。由于夏令三伏是人体各种机能条达、经络通畅之时,正是扶正培本、滋养阳气,所以对各类冬春季容易好发疾病是未病先防的有利时机。此时通过中药外治穴位贴敷,针推按摩、中药内服、中药熏蒸等疗法,可以扶助正气,增加抗病能力,治疗在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疾病,趁其发作缓解季节,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江苏省中医院副院长陈玉根说,这个方法适合冬春季加重或好发的慢性疾病,尤其对呼吸系统的慢性病有效果,比如反复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咳嗽等等,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疼痛、四肢麻木、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等表现阳虚寒甚者也适合;另外,慢性脾肾虚寒疾病、小儿体虚的疾病,以及素体阳虚、喜暖怕凉、遇冬怕冷的人群,在秋冬发作或秋冬加重的皮肤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等问题,也都适合用冬病夏治的方法来解决。
不过,任何一种治疗方法也都有禁忌人群。江苏省中医院院长方祝元教授说,由于大家都觉得冬病夏治很绿色,所以接受度比较高,但也有一些患者并不适合却跑来治疗,这就让医生们有点哭笑不得。“比如结核病和糖尿病患者、感冒发烧、肺炎、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支气管扩张咳血、皮肤破损或瘢痕、对敷贴药物极度敏感的特殊体质患者,均不适宜敷贴治疗。另外,女性在妊娠期也不能随意采取冬病夏治的敷贴治疗。”
据介绍,由于三伏天之时阳光长,热度高,自然界阳气最旺盛,此时顺时就势摄取阳气于人体,进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可以扶正固本,防治“冬病”。所以冬病夏治都是选三伏天开始,一般在每年初、中、末伏第一天各敷贴治疗1次,成人每次敷贴4-6小时,1岁以下婴幼儿贴半个小时左右,1岁以上儿童贴1-2小时;也可在初伏至末伏期间选择任意时间敷贴,每次敷贴间隔7-10日,共3次为一个疗程。临床观察发现,经过3年或3年以上治疗,该方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使疾病不易复发。不过,邵铭表示,以往认为一定要到入伏后才能进行冬病夏治,好医师网,现在研究发现,只要温度达到35℃以上,我们的毛孔能张开,就可以接受冬病夏治,因为毛孔打开后,穴位敷贴药物就能通过皮肤渗透吸收。
另外,省中医院根据既有的临床路径,对冬病夏治也推出了相关的临床路径。在治疗期间,要注意调养饮食,医生在线答疑,敷贴的当天不宜进食生冷、海鲜、鱼虾或辛辣刺激的食品及冷饮,应避免受凉。穴位敷贴部位水疱的出现与否,主要与患者的体质差异及敷贴治疗的时间长短有关。据临床观察,皮肤起泡后治疗效果往往更好。但如果灼热刺痛明显,需缩短贴敷时间,及时取下贴敷药物。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