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正是“冬病夏治”好时机
连日来,持续的高温天气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却为中医治疗“冬病”提供了好时机,即中医所讲的“冬病夏治”。这是中医根据“春夏养阳”原则,对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病情加重的虚寒类疾病(冬病),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医生在线答疑,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内服中药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夏治)。
哪些病适用“冬病夏治”
“目前‘冬病夏治’效果最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咳嗽等中医认为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疾病,除此之外,也适用于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的患者。”市中医医院副院长王宏献说。
那么“冬病”怎么“夏治”呢?王宏献介绍,多数市民认为“冬病夏治”就是贴敷,其实,“夏治”方法多样,治疗灵活。火疗、药物熏蒸、艾灸、长蛇炙、拔罐、喝中药汤剂、穴位按摩等都是很好的“夏治”方法,但用哪种方法合适,应多听中医师的建议。
并非人人适用,
最好不要自行治疗
王宏献提醒,“冬病夏治”并非适用于所有人,医生在线答疑,阴虚火旺体质者、2岁以下儿童、孕妇应慎用。另外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以及对贴敷胶布过敏者,都不适宜进行“冬病夏治”的贴敷治疗。
曾经有一位患关节炎的女士,选择了贴敷治疗,医生嘱咐贴2个小时就行,但她一直没舍得揭掉,第二天身上起了“大包”。王宏献表示,这是贴敷时间太长造成的,所以怎么治疗一定要遵照医生的嘱咐。
此外,在治疗前最好经中医把脉诊断,对症施治,不然效果适得其反。“夏治”方法虽简单,但治疗前的诊治与判断很重要,针对不同病症的配药过程,也颇为复杂,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这么简单,所以尽量不要自行治疗。也千万别自以为是地采用不适合自己体质的治疗方法,否则,不仅疗效不好,还会造成一定的身体伤害。
相关链接
“三伏贴”是“冬病夏治”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在时间选择上非常有讲究,贴敷时间分别为每年的头伏、中伏、末伏,共3次。每次贴敷2至6个小时,每隔10天贴一次,连续贴3次为一个疗程。今年的最佳贴敷治疗时间为:头伏7月13日至23日,中伏7月23日至8月12日,末伏8月12日至22日。
来源: 义乌商报 作者: 龚盈盈 编辑: 楼杭娟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上一篇:乘坐公交引发的人命案好医师网
- :下一篇:“冬病夏治”贴敷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