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老人清醒状态中摆脱肿瘤
url:,id:0
本报讯切开一个直径约4cm的小孔,医生在线答疑,不用气管插管全麻,75岁的张大爷,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经过仅30多分钟的手术,摆脱了肺部肿瘤。术后,张大爷回到病房就和家人聊起了天,晚上已能进食,好医师网,3天后出院。据了解,市二院胸心外科、麻醉科联手完成的这起连续硬膜外麻醉下的单孔胸腔镜手术,在国内还未见类似报道。
8月底,张大爷不断咳嗽、咳痰,到二院检查发现右侧肺部长了肿瘤,需要手术。二院胸心外科团队与麻醉团队经过详细的术前讨论,决定为张大爷施行高位连续硬膜外麻醉下的单孔胸腔镜微创右上肺肿块切除术。
二院胸心外科五病区主任吴奇勇介绍:“相对于传统手术,单孔腔镜手术不仅能保证相同的治疗效果,还减少了肋间神经、肌肉、血管等胸壁软组织的损伤,因此创伤更小、术后疼痛更轻、恢复更快、更美观。但因为单一孔径的限制,对胸外手术团队技术要求更高,必须要熟练掌握胸腔解剖知识、极为精确的胸腔三维成像技术、熟练的手术技术等。”
据了解,三孔胸腔镜微创技术早已在国内外成熟开展,近年来随着胸腔镜微创技术、器械的不断发展,单孔胸腔镜微创技术渐露头角:仅用一个直径约4cm的胸壁切口,供观察镜、手术器械进入完成手术操作。
比起以往利用双腔气管插管的全麻,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患者不用受到插管、拔管的刺激,避免了心血管应激反应等情况,从而创造更为良好的手术条件。“我们在手术中采取连续性血气检测,保证患者不缺氧,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腔,暂时使所需要支配区域产生麻痹作用。”二院麻醉科主任邹志清说,患者在手术过程一直保持着自主清醒、自主呼吸,甚至术中还能和医生交流,让医生可以随时察觉到患者的反应。
邹志清介绍,连续性硬膜外麻醉是神经阻滞麻醉的一种,在快通道外科手术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麻醉师关于呼吸管理、麻醉穿刺技术水平的要求更高。“合理的麻醉方式能够减少手术应激,高质量保证患者不缺氧,更安全、有效、快速、平稳度过手术,使患者更快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经济负担。但是此类手术不具有普适性,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来选择。”(李青肖云)
[责任编辑:yfs001]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上一篇:[相册]气管有异物的表现
- :下一篇:鸡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1(TRAIL